今日聚焦 更多>>
·赣州四大产业集群建设回眸
·“百姓”写大——回眸赣州民生工程建设
·老民航人讲述赣州黄金机场旧事
·大学生下基层锻炼 无悔的选择美丽的愿望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发纳入国家发展战略
·走马看广西部分地市医疗改革之举措
·广西八项措施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东盟博览会举办权入主南宁 硕果累累
·广西旅游发展关键词:特色 开放 快速
·绿城南宁-----“天下民歌眷恋的地方”
特别推荐 更多>>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广西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黑龙江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长沙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舟山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苏州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成都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新疆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烟台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泉州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聚焦石家庄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今日聚焦
赣州发展教育事业回眸与展望
中广网 08-05-09 [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近日,赣州市政府通过并批转《赣州市中心城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4年内计划在赣州中心城区新建20所学校,计划投资16.52亿元,重点建设赣州中学、站北中学、文明中学、新区中学、龙都小学、站北小学等一批中小学校。

  今年,赣州市中心城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共有滨江二小分校、文明中学、赣州中学、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赣州职业技术学校、赣州市体校、江西理工大学西校区扩建等7个项目,计划投资11.7亿元。

   这将在赣州市教育事业里程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盘点近年来赣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历程,一项项惠及广大师生和百姓的教育政策,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民生理念,享受到民生工程带来的实惠;一串串振奋人心的数据,见证着赣州市教育发展的轨迹;一项项重大举措,为赣州教育大跨越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风和育桃李 笔酣写春秋

  ——赣州市发展教育事业回眸与展望

  □记者明心武

    把希望“种”在心里

  赣州市决策者深刻意识到:孩子,是我们的未来,是我们的希望。为此,他们时时刻刻把教育挂在胸间,把希望“种”在心里。

  “在2007年这个春光明媚的时节,我们享受到了免交学杂费的优惠政策,我校186名家庭困难的同学还得到了政府提供的免费教科书,切实减轻了每一位爸爸妈妈的负担,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3月1日,全国“两会”期间,赣州市滨江二小186名免除学杂费、课本费的学生怀着感恩的心,写了《致温家宝爷爷的一封信》寄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温总理随即回信道:“今年花正好,明年花更红……”

  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

  温总理的回信,如春风激荡,激励着每个赣州人的心,更加鼓舞赣州决策者充满信心坚定地把教育事业抓好。

  2007年,赣州市实施教育民生工程,“两免一补”资金总计2.83亿元。据统计,赣州市为义务教育阶段119万名学生免除学杂费,资金2.31亿元;为30.9万人免费提供教科书,资金2526.3万元;为8.53万名贫困家庭寄宿生提供生活费补助,资金2605.84万元。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惠民政策的顺利实施,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赞誉。

  在认真做好“两免一补”工作的同时,赣州市大力开展资助贫困学生工作,利用资助金对普通高中、职业高中和新考入高校的贫困生进行资助,确保学生不因家庭贫困而上不起学。目前,赣州市有40094名中职学生享受每生每年补助1500元的国家助学金;资助普通高中贫困学生12269人,每生每年800元;实际资助高考入学贫困生3293人。同时,赣州市妥善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读,农民工子女除自愿到民办学校就读外,其余全部安排在公办学校就读,且与城市学生享受同等待遇。

    把心血“凝”入载体

  2006年10月,赣州科技馆面向市民开放,它是赣州市青少年活动中心的一个组成部分。该中心占地面积约43亩,建筑面积34000平方米,投资1亿元,由科技馆、培训主楼、学术报告馆、幼儿园等4个部分组成,是一所集科技展览、教育培训、学术交流、互动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技活动场所。至今,赣州科技馆已接待参观人员8万余人次。

  2007年下半年建成的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明德小学,大大方便了在开发区务工的农民工的子女就学。

  2007年秋季,赣州市新建的豪德小学和文清实验学校顺利开学。豪德小学占地面积30亩,5栋教学楼连为一体,新学期共招收28个班级1300余名学生。文清实验学校投资近2900万元,占地26亩,建筑总面积为16399平方米,易地新建校园后,实现小学部36个班、中学部12个班共计2000余人的办学规模。

  2008年2月3日上午,章江河畔赣州中学建设工程奠基。该校占地面积281亩,预计投资3亿元,建成后可容纳6000多人就学,力求办成一所全省乃至全国办学条件一流、师资素质一流、学校管理一流、教育质量一流的示范性中学。

   2007年,赣州市职业学校招生24540人,积极参与“两化”工程,完成新增劳动力培训5万人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40万人次。赣州电大、赣南师院师范专科部(教育学院)和宁都师范(江西教育学院赣南分院)3所市属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18257人,比上年增加753人。民办教育有新的发展,学校数比上年增加187所,在校生达20.5万人,比上年增加52046人。

  ……

  一个个民心工程,一项项希望工程,凝结了多少决策者的心血,承载了多少赣州人的期盼。

    把关爱投向教师

  教育要发展,师资是关键。近5年来,赣州市新补充教师1.43万人,清理在编不在岗教师3637人,大大优化了教师队伍结构。

  2007年,针对城乡教育差距大的问题,赣州市结对帮扶农村薄弱学校500余所,培训农村中小学教师9000余人,农村教师到城镇学校跟班学习人数近2000人,城区中小学到农村支教1年以上的教师312人,短期支教教师799人。赣州市在农村初中推行“三分办学”模式改革,对农村初中学生开展“绿色证书”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为进一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赣州市将继续推行和进一步完善农村教师培养补充新机制,实行“三定”招生,优化师范生源质量,改善农村教师队伍结构;开展新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充分发挥市级中小学校长和教师“两个培训基地”的作用,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开展送教下乡等多形式的支教活动,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深化学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教师教书育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悠悠岁月随波去,功业千秋耀南天。如今,赣州市已基本形成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发展的比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赣州教育事业将以更新的风貌向前迈进。

来源:中国赣州网—赣州晚报    责编:尹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