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11月25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党的二十大代表张庭莲是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党支部书记,大会闭幕后她第一时间回到了南雷村。她说:“我给乡亲们从北京带回来一份‘最宝贵的礼物’,着急送给大家。”张庭莲所说的“最宝贵的礼物”就是那份让大家充满了希望的党的二十大报告。
张庭莲将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给乡亲们(央广网发 米洁 摄)
张庭莲一回到南雷村,乡亲们便纷纷带着小板凳,一起围坐在村文化广场上,一场小板凳交流会又开始了。
说起这个小板凳交流会,对于乡亲们和张庭莲来说都不陌生。一位村民告诉记者:“自从成了南雷村的党支部书记,张书记经常走村入户,谁家的小板凳都坐过。”去北京参会之前,张庭莲常到老党员家中坐一坐,问问有啥想说的;到乡亲们家中坐一坐,听听大家所思所想所盼所望。
张庭莲带领乡亲们开展小板凳交流会(央广网发 米洁 摄)
从北京回来后,在这场小板凳交流会上,张庭莲激动地告诉大家:“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为咱们农村农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把咱们农村农民所期所盼所望都想到了。”
乡亲们说:“张书记带回来的这份礼物又宝贵又及时。”
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以前是大别山革命老区的典型贫困村,全村508户,有90%的农户从事水稻种植,水稻收获之后剩下的秸秆焚烧,成了大气污染源。
张庭莲围绕秸秆做文章,吸纳100余名农民就业(央广网发 米洁 摄)
张庭莲围绕秸秆做起了文章,她说:“以前在深圳创业的时候见过秸秆编织的手工艺品很受市场欢迎,与其把秸秆白白烧掉污染环境,不如用来生产高附加值的手工艺品。”
2016年,张庭莲创办了一家利用废弃秸秆制作工艺品的公司。几年下来,南雷村不仅燃烧秸秆的问题解决了,还实现了农旅融合发展,产品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到全国各地,年利润达到400余万元,吸纳了100余名农民就业,助力94户191名贫困群众脱贫摘帽,秸秆产业成了南雷村的明星产业。
面对返乡创业的“能人”和村里想创业的乡亲,南雷村党支部还当起了大家创业的“辅导员”,帮助创业者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对有价值的项目,协助创业者进行初级“孵化”,从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进行资源配置。南雷村陆陆续续涌现出生态牛养殖、红薯深加工、豆腐加工、草莓采摘等特色产业,帮助群众走上致富快车道。
信阳市平桥区龙井乡南雷村航拍图(央广网发 邓超 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近几年,南雷村新修了6公里道路,安装上了100多盏太阳能灯,新建了2座旅游公厕,家家户户用上了自来水和卫生厕所。
乡亲们说:“现在南雷村的样子,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敢想的。”
张庭莲说:“村里的环境基础好了,未来文旅产业也能发展起来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这让张庭莲更加坚定了把支部建在产业上、党员聚在产业上、群众富在产业上、人才兴在产业上,激发大家干事创业的热情。
“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和乡亲们一道经常学习二十大精神,多听乡亲们的想法,多和乡亲们交流,把南雷村打造成为大别山革命老区的美丽乡村。”张庭莲说。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