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信阳2月25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2月24日,驱车在信阳市浉河区的茶山之间,一条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如丝带般蜿蜒伸展,串联起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从山脚到山顶,茶树与草木共生,民宿与茶山辉映,茶乡的每一寸土地都焕发出盎然活力。
大别一号公路航拍(央广网发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悉,红色大别一号旅游公路茶源绿道贯穿了信阳毛尖70%的主产区,覆盖“五云两潭一寨”“八大名山头”等核心产区,沿线新增茶庄园、露营基地、旅游研学线路、农家特色餐饮等,形成“半小时美好生活圈”,带动沿线70%的群众实现增收致富,茶农户均年收入达15万元,“茶园变公园、茶区变景区、茶山变金山”在浉河成为现实。
何家寨露营基地航拍(央广网发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我们以‘路、景、村、业’一体推进的思路,推动道路升级,将交通路网建设与旅游资源开发深度融合。” 浉河区交通运输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叶全军表示,通过打造“茶产业”环线,将何家寨露营基地、红色四望山、南湾湖、鸡公山等景点串珠成链,形成“快进慢游深体验”式旅游公路,构建起文旅产业的核心吸引力。
修建一条农村公路,串联一路美景、带动一片产业、发展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2024年,浉河区将农村公路新改建作为重点工作,信随高速、明鸡高速顺利通车,新建“四好农村路”20公里,精品旅游公交线路增至3条。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成为茶乡“流动的血脉与经络”,不断带动周边产业集群发展,激发消费新活力。
大别一号公路航拍(央广网发 浉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以前出行特别不方便,路面坑洼不平,车辆颠簸严重。现在路越修越好、越修越宽,大家去城里方便了,周末来玩儿的游客也越来越多,交通的便利让我们收入不断增加。”家住浉河港镇西湾村村民杨磊说,村组道路的畅通,让茶叶、水果、板栗等农副产品快速运往城市,也让慕名而来的游客品尝到了茶乡土菜的麻辣鲜香。
“我们村之前主要靠种茶卖茶,收入有限。如今依托茶园发展乡村旅游,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旅游饭’。乡亲们有的搞民宿,有的搞餐馆,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越过越红火!”浉河港镇郝家冲村叶毛地锅饭老板叶建晴说道。
将“路途”延伸成“旅途”,将“茶香”转化为“经济香”,幸福生活的背后,是交旅融合活力迸发的真实写照。2024年,浉河区全年接待游客达1633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37.7%。
- 2025-07-26 19:50:24
- 2025-07-26 19:29:09
- 2025-07-26 17:44:50
- 2025-07-26 14:43:48
- 2025-07-26 09:54:37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