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正是红薯粉条生产加工销售的高峰期。12月11日,在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板桥镇口门村的手工粉条加工厂,机器高速运转,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清洗、制作、晾晒、打包,一派忙碌的生产景象。
工人们正在晾晒红薯粉条(陈华军 摄)
板桥镇口门村四面环山,土壤疏松,毗邻口门水库,适合红薯种植产业发展。多年来,村民们利用当地的沙土地大量种植红薯,产量较高。每年入冬后,口门村粉条加工厂开始忙碌起来,收红薯、制粉条、忙销售。多年的优质产品叠加良好信誉,口门村传统手工红薯粉条在当地很有名气,线上线下销售火热,产品订单接连不断,畅销到省内外多个地区。据了解,粉条加工厂每天加工红薯3800多公斤,生产粉条1500多公斤,产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近30%,吸纳了50多名村民进厂务工。
工人们正在晾晒红薯粉条(陈华军 摄)
近年来,驿城区板桥镇立足当地资源、区位优势,积极落实“粮补”政策,鼓励村民大力发展红薯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发展模式,形成了一条集育苗、种植、收购、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红薯全产业链,使红薯产业变成“红薯经济”,进一步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经济收入。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镇政府的主导作用,扩大招商、寻求合作,引进先进设备,推出红薯系列产品,延伸红薯产业链条,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积极拓宽销售渠道,在与一些批发市场、大型超市合作经营的同时,大力培育电商企业进行互联网销售,让红薯产品走得更远,鼓起村民的‘钱袋子’。”板桥镇党委书记兰军营表示。(来源:驻马店市驿城区委宣传部)
编辑:郝振青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