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新乡9月2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9月26日,由河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和新乡医学院主办,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新乡医学院科技发展部、江苏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新乡医学院药学学部/药学院、央广网河南分网承办的第71期科普中原讲坛在新乡医学院第三报告厅举办。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华子春受邀作了主题为“【从创意到产业】N次方的现代生物技术”的主旨科普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古宏晨作《远离结肠癌 早筛最重要》科普报告。

国家杰青、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华子春作科普报告(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 摄)

讲坛上,华子春教授将现代生物技术总结为:响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的“科学+技术”,其特征是:多学科交叉、大胆创意、勇于创新、创造产业、改变生活、影响未来。围绕上述观点,华教授用现代生物技术发展不同阶段的代表性案例和事件的发展过程:例如,胰岛素药物、人基因组及DNA测序、蛋白质结构解析、PCR检测、生物芯片、多肽合成、人工智能生物学、合成生物学、智能化活体微生物药物等,用一个又一个案例故事生动地展现了现代生物技术从大胆创意,到快速应用转化、勇于创业、创造全新产业、优质服务人类社会的学科特点,并描绘了以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新一代生物技术的美好应用前景和深远社会意义。在报告的最后,华子春教授还对生物技术作为新质生产力进行了深刻解读。报告深入浅出、故事生动、通俗易懂,让青年学生了解了未来发展和就业前景,激起了青年学生学习动力;为普通大众普及了生物医药和健康知识,提升了科技认知水平。华子春用风趣幽默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发表了独到的见解,为现场观众答疑解惑。现场讨论热烈,气氛活跃。

古宏晨教授从健康中国2030,提高恶性肿瘤5年生存率15%引出肿瘤早筛的重要性,而早筛的普及性存在卡脖子技术及推广的难点,讲述了20年他带领团队从新技术突破到生产普及民众的新的早筛试剂技术以及临床推广卓越成绩,在听众中引起较大反响。

新乡医学院党委委员、副校长王天云在论坛上致辞,他指出,“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科学知识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让科学知识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何提升公众的科学素养,成为了我们面前亟需解决的问题。”他表示,本次科普中原讲坛通过邀请医学领域大咖学者进校园开展科普活动,提升大学生及研究生对医学科普的关注度,并激发其科普兴趣、培养其科普能力,为我国的医学科普事业培养后备力量,为健康中国、健康中原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本期讲坛由央广网河南分网直播,线上线下共计50万余人参与。科普中原讲坛是河南省科协联合有关部门设立的公益性常设科普平台,是实施“科普中原”行动和“科普筑基惠民工程”的品牌抓手,旨在聚焦社会热点、群众关切的相关科技议题,采取科普报告、科普讲座等形式,向社会发出科学权威声音,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厚植一流创新文化、提升公众科学素质。

编辑:张羲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