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南阳11月19日消息(记者 彭华 通讯员 李雪山)11月15日,在南阳市淅川县厚坡镇马庄村的红薯种植基地里,村民们正抢抓晴好天气,抢收红薯,他们或忙着去土,或忙着分拣,或忙着装运,或忙着打包,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村民们正在抢收红薯(央广网发 邹雄 摄)

村民正驾驶农机收获红薯(央广网发 邹雄 摄)

据红薯种植基地负责人吴全峰介绍,今年,他们种的红薯品种是“商薯19”,共种植200余亩,亩产6000余斤。红薯收货后采用“鲜薯销售-制粉加工-储藏保鲜”的销售模式,一部分销售到淅川和邓州的超市;一部分卖给附近的红薯加工厂磨制红薯粉;一部分红薯就近利用地窖储存,等明年春天淡季再销售。

村民将红薯装车(央广网发 邹雄 摄)

红薯就地存储(央广网发 邹雄 摄)

村民们正分拣红薯(央广网发 邹雄 摄)

据悉,近年来,淅川县依托优越的山水资源和富硒土壤、黑土、黄黏土等优势,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带动了厚坡、盛湾、金河、毛堂、上集等多个乡镇发展红薯特色产业,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让小小红薯成为村民们的致富大产业。

编辑:张羲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