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小麦正值拔节孕穗期,也是营养水分需求窗口期,针对当前部分麦田墒情不足,连续一个月来无有效降雨的情况,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积极应对,推动智慧农业发展,构建智能化设施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助力,也为夏粮生产夯实基础。

“装药、起飞、定位、喷洒……”4月14日,在郏县薛店镇张武楼村的高标准农田上,两架植保无人机正在无人机驾驶员的操作下平稳低空飞行,伴随着机械轰鸣声,一道道“药雾”从天而降。

除了机械化喷洒农药,郏县薛店镇使郎庙村近万亩高标准农田基本上采用机械化种植以及灌溉,科技助力不仅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提升农户种粮收益,更进一步提高了农户的种粮积极性。

“现在沟渠连通整好了之后,那都方便得很,现在用上这个行走式水肥药一体机,再加上滴灌、喷灌等设施,我一个人操作机器就能把自家合作社的1200亩地给浇完,节水率能达到40%。这些高科技,智能化农业设备的使用,可给俺老百姓省了不少事。”郏县沃鑫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汉正说。

今年郏县农作物种植面积60万亩,其中小麦种植面积47万亩。目前,郏县共出动植保无人机80余台进行“一喷三防”作业,无人机飞防面积达到18万亩。同时,农业部门组织县(乡)农技人员80人次,指导农户对病虫害进行防治,并引导农户使用植保机、智能化灌溉设备助力春管提速增效,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实现智慧农田的平台搭建。(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编辑:张羲轮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