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郑州:担当试点示范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2017-06-08 09:19:00来源:河南日报

郑州:担当试点示范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智能终端(手机)产业园。本报资料图片

郑州:担当试点示范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郑州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制造业是郑州经济的主体,是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主战场。近年来,一系列国家战略在郑州形成了政策叠加优势,为创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打下了良好的战略基础。

  《郑州市创建“中国制造2025”城市试点示范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提出,以建设中国制造强市为目标,围绕“1+3”示范定位(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制造业强市,打造成传统资源性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引领区、内陆城市开放型制造先行区),大力实施“郑州制造18665”发展战略,即:建设一个新型制造业体系、主攻八大方向、实施六大重点工程、推进六大专项行动、创新五项政策举措,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先进制造业中心。

  郑州市创建试点示范城市目标

  ——规模总量。到2019年,郑州市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8%左右,规模总量保持中西部领先水平,居全国大中城市前列。

  ——转型升级。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不断提升,绿色制造技术在重点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5.4%以上,主要工业品质量标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全市两化融合水平达到全国一流。

  ——创新能力。制造业重点领域创新能力达到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经费占销售收入比重稳步提高,规模以上制造业研发机构覆盖率达90%以上,成为全球制造业创新网络重要节点和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创新中心。

  ——开放合作。加快建设一批开放合作载体平台,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国内辐射力、国内外资源整合力的战略性项目,培育一批制造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的企业典型,成为具有国际水准的制造业对外开放新高地。

  建设“3333”新型制造业体系

  做大做强三大战略性产业。电子信息产业重点发展智能终端、信息安全、应用电子、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领域,深化与中国电子信息研究院、工信部电子五所等的合作,加快华为、新华三、猪八戒网、浪潮大型云计算中心等项目的落地和实施,努力打造全国领先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突破4000亿元。汽车产业重点发展客车、乘用车、专用车、新能源汽车、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汽车产业基地,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500亿元。新材料产业重点发展超硬材料、新型耐材、非晶产业等领域,打造全国重要的超硬材料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新材料产业基地,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500亿元。

  改造提升三大传统优势产业。现代食品制造业巩固冷链食品、粮油加工等产业优势,加快发展低温肉制品、功能休闲食品等新兴行业,努力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食品制造基地、世界级冷链食品生产制造名城,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300亿元。品牌服装和现代家居产业大力培育知名品牌,加快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橱等领域,着力建设全国重要的品牌服装制造基地和千亿级综合性现代家居产业集群。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320亿元。铝及铝精深加工业重点发展交通用铝材、节能环保建筑用铝材和电力电子、食品药品包装用铝材等,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铝精深加工产业基地,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1200亿元。

  培育发展三大新兴产业。生物及医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制药、化学创新药及新型制剂、现代中药和先进医疗器械等领域,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生物及医药产业基地,到2019年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50亿元。高端装备制造业重点发展智能制造装备、通用航空装备、地下空间开发装备、轨道交通装备等领域,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高端装备产业基地,到2019年全市装备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力争达到2100亿元,其中高端装备制造达到800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重点发展半导体照明、节能电器、新型节能建材等节能产品和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装备、环保材料制剂、环保监测仪器装备等,着力形成全国重要的节能环保产业集群。

  加快发展三大生产性服务业。电子商务重点打造一批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完善电子商务配套服务体系,实现电子商务产业集群发展。现代物流着力推动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积极发展国际物流、区域分拨和城市配送等物流业态。软件与信息服务继续保持轨道交通、医疗卫生、教育、电力信息等行业的领先地位,加快提升工业控制软件、食品安全追溯管理、物流管理等领域市场份额,建设一批信息服务运营平台,增强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支撑力,着力建设中国软件名城。

  构建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开展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行动,建成中原经济区创新驱动发展的新标杆。●开展“十百千万”科技型企业培育行动,壮大科技型骨干企业群体。

  ●开展高水平创新创业载体建设行动,加快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探索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协同创新模式。

  ●开展国家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行动,培育一批战略性产业技术服务机构。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开放型制造业区域协同创新体系。

  构建人才培养体系

  ●开展智汇郑州1125聚才行动,力争到2019年,引进800名左右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和高层次创新创业紧缺人才,80个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团队,培育160名左右科技型创业企业家。

  ●开展全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力争到2019年,组建2至3个特色职业教育集团,建立15至20个行业指导委员会,造就一批技术精湛的技能人才队伍,打造中原经济区人才集聚高地。

  构建政策保障体系

  加强产业政策引导。加大制造业政策扶持力度,落实郑州市财政支持稳调促增意见,统筹安排82亿元资金,重点支持产业集聚区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建设等。落实郑州市建设中国制造强市若干政策,设立中国制造强市专项奖补资金,围绕制造业创新发展、开拓市场、品牌建设等给予资金支持。进一步研究制定加大对试点示范城市创建的支持政策。完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财税优惠政策,加强中小微企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

  改进金融服务模式。发挥中原股权交易中心作用,加快培育和推荐制造业企业进入资本市场,支持上市公司、新三板挂牌公司通过资本市场并购重组、再融资等形式整合行业优势资源。建立政府与金融机构沟通协调机制,搭建银企对接合作平台,建设过桥资金池,实施企业融资“共保体”模式。加快金融服务创新,强化股权质押、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等多元化融资服务。

  改变财税政策方式。设立100亿元的郑州市制造强市发展基金作为母基金,参股设立郑州市智能制造、产业并购、工业强基等15个子基金,鼓励发展先进制造模式。创新财政扶持方式,从点对点的直接补贴向引导性支持转变。全面落实“营改增”政策,落实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优惠、进口设备减免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行政审批改革,推行行政审批标准化建设,推进商事制度改革,深化市场准入制度改革,落实“五单一网”制度,建立健全企业信用制度。

  创新要素保障方式。保障土地有效供给,每年新增工业用地增速不低于全市新增城市建设用地增速。制定郑州市新产业发展目录,优先保障符合目录导向的项目用地需求。积极探索“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等多种供地方式。实施差别化要素价格政策,降低企业成本,努力营造有利于去产能的政策环境。记者陈辉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试点示范;中原经济区;职业教育集团;资金池;生产性服务业

郑州:担当试点示范建设中国制造强市

大力实施“郑州制造18665”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