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开封10月26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通讯员 司利强 叶中琳 阴行) 前两年,在扶贫领域曾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扶贫干部去慰问一个贫困户老汉,问家中有啥困难吗?需要解决什么可以提出来,我们心尽其能给予解决。贫困户答其它啥困难都没有,只是儿子三十好几了还单身着,看能不能给扶贫个儿媳妇? “扶贫媳妇”的故事一时传为笑谈。

  近日,在河南省杞县泥沟乡后泥村贫困户杨改革立志创业靠养蛋鸭脱贫致富,还清了父亲因病所欠债务、建了新房、买了小轿车、带动贫困群众一起奔小康,并赢得了“扶贫媳妇”李艳丽的芳心。

  “李艳丽认识杨改革后,二人一起养殖蛋鸭创业致富,直到儿子杨墨雨出生,才借儿子过‘满月’的机会补办了简单的‘婚礼’。”10月25日,后泥村村主任李振富感慨道。新郎杨改革自己驾车迎娶“扶贫媳妇”,回家后携手给日夜操劳的母亲深深三鞠躬,婚礼简单节办闻名乡里。

  这真是,“改”志向创业,“革”新面致富;“艳”阳照贫居,“丽”日展高飞,开启了恩爱夫妻的“墨雨人生”路。

 

  1985年,杨改革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家庭。2009年父亲杨俊因脑溢血而卧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在家庭十分艰苦的条件下,母亲一人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供杨改革和妹妹上学。直到2010年杨改革从郑州电子信息技术学院毕业后到深圳打工,家庭的困境才得到缓解。

  “杨改革老实、朴实、厚道,为人心底善良,工作中勤勤恳恳,受到企业老板的厚爱。这期间有人也给杨改革介绍过对象,均因家庭贫困,又有一个卧病在床的父亲而无缘。”驻村第一书记张云霄深表遗憾。

  随着时光的流逝,妹妹远嫁到了新疆,勤劳的母亲因身体多病不能再撑起这个家。2016年杨改革辞去做了6年的深圳工作,毅然回乡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有理想的杨改革回到家中,因没了务工收入,经村民评选他家被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他心里很不好受。这期间杨改革参加了由乡党委政府组织的各种技能培训班,最终杨改革确定养殖蛋鸭脱贫致富。

2017年11月,杨改革在杞县金旺养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罗国华的扶持下,筹集2万元资金建起了容纳3000只蛋鸭的鸭棚,养殖技术均有罗国华无偿提供,鸭苗和饲料罗国华垫资8.7万元帮助杨改革脱贫起步。

  “2018年,杨改革养殖的‘金锭鸭’品种蛋鸭,鸭蛋上市后比一般的鸭蛋能多卖两三毛钱一斤,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罗国华说,刨去成本,杨改革净挣了16万元,他首先为父亲还了6万元的债务,当年就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是要出来的。我致富了,不能给政府添麻烦。”杨改革主动提出危房改造让给更需要的贫困群众,当年自己翻修了新房,还买了辆小轿车。

  “2019年10月,父亲在弥留之际,还惦记着我的婚事。”杨改革擦拭着眼角的泪水说,为了圆父亲的心愿,才开始有了成家的想法。

  杨改革的孝心和致富脱贫故事,在当地传颂。邻乡姑娘李艳丽经人介绍闯进了34岁杨改革的生活。

  李艳丽勤快、贤淑、温柔、体贴,二人很快坠入爱河,鸭棚成了二人致富创业的“夫妻棚”,很快二人领了结婚证。

  当发现有了爱情的结晶时,正处在新冠病毒疫情防控期间。

  “现在疫情严重,咱们等孩子生下来后再补办婚礼吧!”杨改革诚恳地向李艳丽承诺。

  2020年9月6日,小墨雨出生了。

  10月12日,杨改革要实现自己对爱人的承诺,决定补办婚礼。

  李艳丽说:“婚礼就简办吧,我不要彩礼,不要‘三金’,不要婚车,不大摆宴席,我就是一个‘扶贫媳妇’,来解救你这个老大难来了,只要你一人开车去娘家娶我。”

  “那你们致富了,有钱了,为什么不好好为自己的婚礼操办一下呢?这么简单办不是让娘家人太没面子了吗?”杨改革表示当时很多人不理解。

  “新婚新起点,成家当思创业苦;喜事喜开端,举步莫恋蜜月甜。”李艳丽面带羞涩,过日子不能讲排场,要面子,要把生活过得有质量,我们打算再扩大规模,帮助其他乡亲共同致富奔小康。

  婚事新办迎新人,热热闹闹满庭春。“昔日的贫困户杨改革靠自己的双手致富了,娶上了如花似玉的新媳妇儿!在方圆10多里成了佳话,也成了全乡致富的典型模范,现在还作了村后备干部来培养。”泥沟乡党委副书记韩涛说,脱贫致富后贫困群众,把勤俭节约作为乡风文明进步的新标准,在泥沟乡已遍地开花,蔚然成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