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4月16日消息(记者 彭华 通讯员 柳真真 郭诚克)“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活也不重,俺能照顾家,还能挣钱。”4月14日上午,在宝丰县前营乡大连庄村的扶贫车间里,村民张慧芳一边熟练的踩着机器,一边拉着家常。

宝丰县前营乡大连庄村的扶贫车间里,正在加工鞋帮的工人们(央广网发 通讯员 郭诚克 供图)

  54岁的张慧芳因体弱多病无法外出务工,乡政府安排其在本村的扶贫车间——鞋帮厂就业,每天收入能够保证基本生活费用。

  大连庄村扶贫车间是利用本地鞋帮加工特色产业优势,整合闲置校舍资源,引进本地大户,探索的就业扶贫举措。在前营乡像这样的扶贫车间共有9个。近年来,前营乡立足实际、深挖资源,聚焦“造血”、力拔贫根,采取“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统筹推进扶贫车间建设,做实产业扶贫文章。

  鉴于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多,有就业意愿,无就业渠道,该乡积极探索就业扶贫路径,兴建扶贫车间,推动“家门口”就业。制定完善相关措施,明确了扶贫车间建设、招商、运行的责任主体和建设标准、入驻要求。充分利用废旧村室、学校等闲置资源,通过改建、新建,建设标准化扶贫车间,租金收益归村集体所有。入驻企业用工岗位不少于50%的贫困人口,签订合同,建立档案。

  建管结合帮扶贫。实行乡抓总、村抓管,层层抓落实。按照选址便民、规划合理、节能安全的要求,乡职能部门践行“一线工作法”,积极参与业务指导,跟踪车间建设、企业入驻和运转,定期督察,落实贷款贴息、人员培训等优惠政策,现场解决问题,加快项目入驻,保障扶贫车间高效运营、企业收益持续增加。

  筑巢引凤带扶贫。通过全民招商,实施外商回归和本地大户带动,让企业入驻扶贫车间。发挥小件加工、果树种植等优势,推动本地企业发展。对有资金、技术或意愿的企业及个人积极扶持,引入扶贫车间。大力推进项目孵化,通过“送产业项目进村、送政策落实到家、送人才服务进门、送就业增收到户”的方式,持续发挥扶贫车间的经济社会效益,真正把扶贫车间建好、用好、运营好,成为农民尤其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渠道,实现真扶贫、真脱贫、脱真贫,提升脱贫攻坚成效。

  打造升级共脱贫。目前,前营乡已有鞋帮、花椒、牧场、编织、工艺品等多项劳动密集型企业入驻运营,解决就业320人,其中贫困人口164人,实现“一人就业、全家脱贫、拔除贫根”。同时,依托扶贫车间,升级打造集就业培训、政策咨询为一体的扶贫驿站,带动贫困户稳定就业,累计开展培训17期,帮扶就业20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