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精神一振天地宽——看唐河县如何“志智双扶”断穷根

2019-03-18 11:13: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3月18日消息  精准扶贫,关键在人。斩穷根,甩穷帽,归根结底在于“扶心”。扶贫不是搞福利分配,“输血”的初衷是为更好地“造血”,贫困户不立下“愚公移山志”,就难以鼓足“脱贫精气神”,贫穷落后这座大山便很难一朝铲除。没有贫困户、贫困村和广大群众强烈追求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永久脱贫、持续增收、共奔小康的美好愿望就会落空。

    志智双扶,就是下稳、下活、下赢脱贫攻坚这盘棋局的棋眼。唐河是一个农业大县、人口大县和革命老区县,也是一个贫困人口较多、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非贫困县。针对部分贫困户中存在的“等靠要”等消极思想,唐河把志智双扶作为伏线贯穿于脱贫攻坚的全过程,通过积分养成、文艺倡导、典型引领、产业带动、细节培育、“三榜”激励等多种形式,树正导向,激发潜能,充分激发贫困群众从“要我发展”到“我要发展”转变的内生动力,从而实现物质和精神“双脱贫”,积淀出了扶贫必扶智的“唐河经验”。

    随着气温回升,小麦陆续返青,广袤的唐河大地绿意萌动,又是一个希望升腾的季节。

    唐河县上屯镇下屯村,脱贫户张保山开着垃圾清运车运完村里的垃圾,又开着新购置的轿车,载着村里的乡亲们去县城购买春播的化肥和种子。这辆车的营运收入是他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也是他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希望。

    2018年,通过公益岗薪酬、扶贫粮仓分红、众享农机合作社入股分红和到户增收项目,他的年人均纯收入达5600多元,仅仅七个月时间就和贫困脱了钩。

    “好日子是拼出来的。”张保山说,“是扶贫政策和项目让我信心满满,在脱贫路上甩开膀子大步走哩。”

    一年来,全县和张保山一起脱贫的贫困群众有5747人,圆满完成31个村精准脱贫退出的年度任务。

    “脱贫路上无懒汉,精神提振天地宽。我们正是通过扶志增智、志智双扶,激发了贫困户一心脱贫的内生动力,才能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攻城拔寨、步步为赢。”县委书记、县长周天龙深有体会。

    “同心超市”巧励志: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

    近日,唐河县马振抚乡前庄村的“同心超市”“生意”红火,不少建档立卡的贫困群众都拿着积分兑换卡,凭积分兑换自己需要的生活物品。

    “这个扶贫超市只认积分,我们通过勤劳致富、多做好事兑换积分,有了积分就能领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贫困户林秀娥正乐滋滋的用参与公益活动和脱贫政策知识问答积攒的积分兑换笤帚和大米。

    “同心超市”是唐河探索出的“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环境提振精神”的“志智双扶”励志模式。贫困村以“同心超市”为总载体,组织开展立志脱贫、环境卫生、孝老友邻、热心公益、移风易俗、遵纪守法等六个方面的积分评比活动,实现了对全县贫困村和重点非贫困村的全覆盖和规范运行。

    劳动得实惠,受助有尊严。各村定期开展评选活动,对贫困户进行综合评定并积累相应积分,将以往单纯送物送钱转变为让贫困户“以劳积分、以分换物”,实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可持续良性循环。

    截至目前,全县117个“同心超市”先后组织评计分活动1200多场次,参与群众30多万人次,向群众兑换发放生活用品价值400多万元。

    “以文化人”润民心:文艺进村入户文韵春风化雨

    “清河水长又长,连心桥上好风光。清河水长又长,编织场内笑声朗……”

    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曲剧唱腔,唐河打造的河南首部大型扶贫现代曲剧《春风化雨》先后在各乡镇不间断巡回演出200多场,并被选为全省脱贫攻坚戏曲巡演活动的参演剧目,在全省33个贫困县巡演,引发贫困群众和脱贫干部的强烈共鸣。

    《春风化雨》的诸多矛盾冲突,均来源于男主人公夫妇不去务实干、争当贫困户的“沾光”意识。他们不以贫为耻,反以贫为荣;不以要为耻,反以要为荣;不以干为荣,反以等为策……这种严重偏离正常价值轨道的“精神贫困”,正是脱贫攻坚工作中的一个大“拦路虎”和“绊脚石”。最终,夫妇俩明白了“好日子是奋斗出来的”,靠编织手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

    “这是一种‘病’,必须在脱贫攻坚中‘对症下药’。通过志智双扶,摒弃等要靠,提振精气神,扶起贫困群众摆脱贫困的志气,扶起贫困群众勤劳致富的智力,增强了他们脱贫致富的底气和信心,确保他们在小康路上不掉队。”唐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姬欣说,“《春风化雨》的一个重要现实意义,就是揭示了‘好日子是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这样一个理儿。”

    一出好戏,还有一本好书。唐河适时将城郊乡王庄村贫困户王万才的脱贫日记进行选编并出版发行。《唐河千帆过》一书详实记录王万才从最初的甘于贫穷、不思进取到后来积极奋进、努力脱贫,激起了更多贫困户的脱贫精气神,也从另一个视角展现唐河大地3万多贫困人口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不等不靠、栉风沐雨、砥砺前行的当代脱贫故事。王万才更成为全国贫困户出书第一人,荣获河南省脱贫攻坚奋进奖。

同时,县里还投入120多万元,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组织17个专业文艺团体,开展“颂党恩、跟党走”快乐星期天文化惠民巡演活动,累计演出660余场,观众达50万人次。举办全县脱贫攻坚摄影大赛,从全县摄影工作者深入基层拍摄的400多幅作品中精选80余幅,巡展乡镇170场次。并以此为基础,出版了《幸福唐河——脱贫攻坚的唐河实践》扶贫画册。

   “榜样力量”聚正能:一个典型一面旗脱贫争先现活力

   在苍台镇后湾村的扶贫车间,贫困户们正在扶贫专干杨金枝的指导下,认真学习毛衫的针织技术,不时传来阵阵欢声笑语。谁能想到,几年前,杨金枝本人也是一名靠政府帮扶的贫困户。

    杨金枝因患小儿麻痹症,落下终身下肢残疾,婆婆因病生活不能自理,一家四口人,全靠丈夫一人艰难支撑。

    脱贫攻坚以来,在各级党员干部的帮扶下,杨金枝学习针织技术,由村委筹资,建起了扶贫车间,带动村里20多名贫困户家门口就业。在去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她还被村民推选为村里扶贫专干、计生专干、党务专干,成为县里的新闻人物。

    典型培育源于作风引领。唐河把脱贫攻坚一线阵地作为锤炼干部作风的试金石。40名县处级干部全部包乡、联村、扶户,5245名公职人员结对帮扶贫困户,220多名乡镇科级干部全部分包贫困村和脱贫任务较重的村。通过主动担责、逐级明责、督导强责,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力行县委“人争先进、事争一流、有旗必扛、逢先必争”的工作导向,自觉动起来、主动沉下去,与贫困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补上了群众观念的短板、攻坚能力的短板、基层经验的短板,实现了脱贫攻坚与干部历练的互促共进。

    在优秀扶贫干部评选上,先后涌现出了因公殉职的原县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察委主任李勇,患食道癌仍坚守工作岗位的原扶贫办主任孙天领、冲锋一线为贫困群众谋幸福的黑龙镇党委书记朱星兵等一批优秀扶贫干部。

    在脱贫户励志增智上,推出了勤奋实干快脱贫、“三改网名”颂党恩的脱贫之星王万才,身残志坚不言弃、电商脱贫显骨气的“轮椅兄弟”等一大批自强自立先进典型。

    “脱贫基地”展“钱景”:产业培育有实招脱贫致富有门道

    在唐河县黑龙镇鑫萍苗木扶贫基地里,长势喜人的赤松茸密密匝匝地铺满了种植大棚,贫困户们正忙着采摘、装筐,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这片近40亩的赤松茸培育基地圆了他们的脱贫梦。

    “基地先后吸纳本村及周边村20余户建档立卡贫困户,通过入股、学习种植、务工等方式,增加收入。”据赤松茸引进人、黑龙镇三官庙村党支部书记张卫东介绍,仅去年下半年,基地就为入股贫困户发放分红2万多元,发放劳务费6万多元。

    鑫萍苗木扶贫基地是唐河县产业带动扶贫的一个缩影。

    唐河县依托全县2751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129个家庭农场和653个规模化养殖场,通过落实以奖代补、项目倾斜、贷款扶持等政策,采取流转土地、吸纳务工、资金入股、技术培训、扶持创业等模式,一批特色产业风生水起。全县先后建成148个农业特色产业扶贫基地,实现了村有产业、户有项目、人有技能的初始目标。涌现出了食源菌业、振群合作社、福田合作社、泓元奶牛养殖场、仲燕日用品、菇太郎等一大批带动能力强、发展势头好的产业基地,为3500多户贫困户提供了稳定的增收渠道。

    唐河还在全省首创粮仓扶贫新模式,利用贫困户小额贴息贷款,建成56座总库容50万吨的扶贫粮仓。在县农机产业园建设标准化厂房,贫困户以小额扶贫贷款入股获得产权,租赁收益对贫困户分红。全县新打造4个县级扶贫产业示范园,19个乡级扶贫产业示范基地,带动1万多户贫困户稳定增收。依托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优势,建成乡镇电商服务中心19个、村级服务站338个,举办电商培训班12期,培训贫困户1200余人次,带动800余户贫困户增收。

    产业兴旺,脱贫有望。遍地开花的产业扶贫基地让全县贫困户干在实处、脚步铿锵。

    “正负激励”有力量:公开设置三张榜培育文明新风尚

    “连荣,快看,你上了咱们村的‘红榜’了!”城郊乡王庄村村民王云正指着墙上的“学树行做(学先进、树正气、行善举,做出彩唐河人)”光荣榜、善行义举榜、“志智双扶”红黑榜给邻居王连荣看。

    王连荣是村里的贫困户,年轻时由于婚变受到打击,失去生活的信心,自暴自弃、不思进取,一天到晚一身酒气,见了领导不是发牢骚就是说怪话,让帮扶人和驻村工作队非常头疼。村里设置“三榜”后,王连荣不断看到村内群众获奖励、戴红花,自己却在“黑榜”名单里,逐渐怪话少了,人也变勤快了,不但勤于经营自己的小家,还一有空闲就做公益,就像变了一个人。

    “红榜红彤彤,黑榜黑黢黢。上了红榜高兴,上了黑榜丢人。”王连荣颇为感慨。

    脱贫攻坚以来,唐河充分发挥“三榜”正负激励作用。“学树行做”光荣榜以全县“学树行做”活动中的各类先进典型为推介对象,不限于本村的典型人和事,号召激励广大干群学先进、树正气、行善举,做出彩唐河人。善行义举榜对本村出现的好媳妇、好公婆、文明家庭及见义勇为、好人好事予以上榜公开,以旌表彰。“志智双扶”红黑榜对本村表现好的贫困户上“红榜”,差者上“黑榜”。

    “三榜”就像一面面“会说话”的墙,什么该提倡、什么该摒弃一目了然,在广大干部群众中“一石激起千层浪”。目前,全县各乡村已设置“三榜”达1000多块,公开公示3000多人次,其中入黑榜贫困户160多人次,激励效果明显。

    注重小细节,培育新风尚。唐河制定了《唐河县文明行为十规范》,印制10万份发放到贫困户手中,张贴到人流集中地和公共场所,倡导文明上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婚丧嫁娶不大操大办、不参与非法宗教活动等,将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实像化,导向鲜明地引导贫困群众讲文明、守道德。

    “给钱给物,能解一时之困;扶心扶志,扶知扶智,才能治懒治穷。越是在攻坚阶段,就越是要充分发挥志智双扶关键一招的作用。”副县长马俊宏感同身受,“我们在脱贫攻坚过程中探索创新‘志智双扶’模式,前提是激励贫困群众立志气,核心是教育贫困群众卖力气,关键在于帮助贫困群众强底气,目的是确保贫困群众可持续脱贫有福气,最终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战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如今在唐河,一份坚定的脱贫愿望被触发,一份浓郁的扶贫情怀被唤醒,一股持久的致富动力被激活,“志智双扶”正掀起贫困群众逐梦圆梦的新高潮。(通讯员 曹国宏 丰兴汉 张朝甫)

编辑: 彭华

精神一振天地宽——看唐河县如何“志智双扶”断穷根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