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网首页 | 专题首页 | 即时播报 | 茶乡琼影 | 美丽茶乡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即时播报

古茶新香满信阳

中广网 2015-04-24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一千多年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将信阳划归八大茶区之淮南茶区,并写道“淮南以光州上”;宋时,大文豪苏东坡赞“淮南茶,信阳第一”;百年之前,河南信阳人甘以敬在车云山集股组建“宏济茶社”,带领周边百姓垦荒植茶数百亩。春来茶园,茶农们采下新翠,制成好茶,几经辗转之后,惊艳亮相于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

  如今,车云山依旧漫山青翠。信阳茶产业在经历了清末民国时的初始发展期、1950年代至1970年代的恢复发展期、198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快速发展期之后,正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中焕发时代的生机。

  信阳毛尖是信阳的名片,国人由此知道了信阳,外人由此了解了信阳,信阳因茶而名,茶农因茶而富,茶山因茶而绿。信阳茶见证了信阳大地的沧海桑田,造就了信阳人的生存信息和文化秉性,在新的阶段正在成为带动信阳发展精神内核和重要动力。

  五月的信阳,泉明林翠,记者走进这个“被轻轻地放在山水之中的城市”,在浓浓的春茶香气中切实感受信阳茶产业的深厚底蕴和现代魅力:茶人植茶制茶、以茶为业,茶客品茶论茶、以茶为乐,茶乡以茶会友,以茶闻名,小小茶叶在信阳的清新空气中舒展成一个大产业。

  大思路新认识

  谋划茶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最终要回归到对小茶叶的新认识上来。要尊重茶的商品属性,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让产品扎根消费者中间,源源不断汲取发展动力

  从“柴米油盐酱醋茶”,到“琴棋书画诗酒茶”,茶叶虽小,却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河南省是农业大省、人口大省,也是全国茶叶主产区之一,种茶历史悠久,茶文化底蕴深厚。2011年,河南省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快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依靠强化产业发展基础、强化宣传营销、强化科技支撑“三大法宝”打造茶业强省。

  茶产业基础扎实、优势突出的信阳市,担当起建设茶业强省主力军的重任,提出到2020年把信阳建设成为中原经济区现代茶产业示范区、中部最大的茶叶产销集散地和中国最具影响力的茶文化休闲旅游城市。

  “一区、一地、一市”规划科学、目标明确,但转型升级的路到底该怎么走?信阳市委市政府一直在思考。

  在市委书记郭瑞民看来,谋划茶产业发展的大思路,最终要回归到对小茶叶的新认识上来。“发展茶产业,关键要尊重茶的商品属性,遵循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让产品扎根消费者中间,源源不断汲取发展动力。”

  得益于此认识,理顺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信阳茶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大大加快:种植上,从强调向茶园要面积、要产量转为要效益、要质量;加工上,从带着产品找销路转为盯着市场做产品;发展动力上,从主要依靠劳动力,转为依靠科技创新驱动;茶产业整个业态,也从传统农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六次产业”转变。

  “信阳发展茶产业,集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文化优势和产业基础优势于一体,我们没有理由不把信阳茶产业做好,做成富民产业、支柱产业、生态产业。”信阳市市长乔新江深知,茶产业不仅承载了全市百万茶农的小康梦、致富梦,而且也是立足比较优势发展区域经济的最佳选择。

  素有“江南北国、北国江南”之称的信阳,恰位于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带上,南部大别山腹地山高土肥,云雾弥漫,尤其又属高纬度产茶区,太阳迟来早去,为茶树芽叶生长赢得了宝贵的“慢生活”。

  区位上看,地处鄂豫皖三省通衢之地,信阳一直是我国重要的茶叶集散地,如今更是“南茶北销、国茶外销”的重要平台。

  信阳人种茶始于东周、名于唐、兴于宋、盛于清、发展于当代,2300多年连绵不断。立足于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信阳茶产业发展基础坚实:截至2014年,全市茶园面积达187万亩,位居全国地级市第二位,市辖7个产茶县区都是全国重点产茶县,全市茶叶产量达4.84万吨,茶叶总产值达80.3亿元,超100万茶农人均种茶收入达5000多元。信阳毛尖这一品牌连续4年荣登中国茶叶区域品牌价值排行榜前列,品牌价达52.15亿元。

  茶已成为信阳一张金色名片,成为信阳走向世界的桥梁、世界了解信阳的窗口。

  控源头种好茶

  质量安全已成为茶叶,尤其是绿茶在市场立足的关键因素。在科技的有效支撑下,信阳从生态茶园建设、良种繁育、质量管控、采摘指数等多个环节入手,真正实现“源头好,茶才好”

  雨后初霁,信阳市浉河区浉河港镇白龙潭村的茶山上采茶正忙:一排排茶畦沿着茶山延伸开来,宛如五线谱,采茶人则像极了跳动的音符。远处的巨型广告牌上写着六个大字:源头好,茶才好。

  生态是茶园的生命线,关乎茶杯里的质量安全。记者在白龙潭村的茶山上看到,茶园里高挑着一盏盏太阳能杀虫灯。“信阳茶区纬度较高,年均气温较低,茶园病虫防控主要靠杀虫灯、粘虫板和生物农药。”信阳市农科院院长段仁周告诉记者,信阳市已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达成战略合作,在全市茶园推广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浉河区是信阳市最大的茶叶产区,截至去年共有茶园面积60万亩,茶叶产量达2.4万吨。信阳市推进茶叶质量安全可追溯体系建设试点就在该区。“质量安全已成为茶叶,尤其是绿茶在市场立足的关键因素,倒逼我们必须改造老茶园,建设生态茶园。”浉河区茶叶局局长张广成说。

  茶树之产量,茶叶之品质,种茶之效益,均系于品种。从2007年开始,信阳就在“南茶北引”繁育驯化基地的目标定位下,大力推广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技术。截至去年,信阳市每个产茶区县都建有茶树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全市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达65万亩。

  “从去年开始,信阳市在国家茶叶采摘和加工机械的补贴政策基础上累计加价补贴,同时示范推广茶叶机采加工技术,目的就是解决茶农采茶难的问题。”信阳市副市长郑志强说。

  “谁来采”的问题有效缓解后,“何时采”又摆上了信阳相关部门的案头。“通过发布采摘指数预报,既可以引导茶农合理采茶,还能规范茶叶市场。”信阳市茶产业办公室主任夏国宗告诉记者,采茶期内,采集自全市63个观测点的数据,每天会准时汇总至信阳市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由信阳市茶办发布信阳毛尖采摘指数。

  新业态新内涵

  传统优势明显,地域品牌知名,信阳茶产业最适合集聚发展。逐渐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凝聚起来,合理注入到茶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产、学、研、加、运、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文新茶叶专业农民合作社的茶园里,来自河南汝南县的唐大姐半天时间采下了1斤多茶叶芽尖。刚刚下树的鲜叶,在现代化机械加工流水线上,经筛分、摊放、杀青、揉捻、理条、烘晾等20几道工序,成为标准化供应市场的商品。

  千百年来,信阳毛尖都是一家一户的作坊里,制茶人连夜炒制出来的。而现代茶产业,必须建立在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在茶业转型升级中,信阳市把由国家标准和地方标准组成的标准化体系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构建了生产有标准、产品有标志、质量可追溯、认证有程序、市场有监督的标准化格局。

  产品是市场的主角,产业的升级集中体现在产品结构的多元化上。2010年4月,信阳红茶研制成功,打破了“红茶不能过长江”的历史,也将信阳茶产业带入“一红一绿”时代。如今,“信阳红”已经成为“信阳毛尖”之外的另一张城市名片,去年全市红茶产值达13.5亿元。

  茶类不断丰富的同时,茶饮料、茶糕点、茶枕、茶含片等茶相关产品也日益繁多,吃茶、用茶、乐茶正成为信阳新时尚。去年,浉河区引进信海茶益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与海军医学研究所联合开发研制的茶叶抗氧化胶囊,为发展茶健康产业提供了技术支撑。

  茶叶行销市场,渠道至关重要。截至目前,信阳茶叶企业已在全国主要城市建立品牌形象店300多家,设立营销网点1500多个。“信阳毛尖”淘宝店铺超过600家,全年销售额超过2000万元。以文新茶业为例,该公司每十包茶中就有一包是在互联网上售出的。

  传统优势明显,地域品牌知名,信阳茶产业最适合集聚发展。如何将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等各种资源要素凝聚起来,合理注入到茶产业集群中来,实现产、学、研、加、运、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记者在信阳市日前举行的一次茶产业发展座谈会上找到了答案:政府部门、科研院所、茶叶企业、茶叶市场、合作社相关代表和茶农共聚一堂,话题始终不离茶产业。如今,依托国家级信阳茶叶市场、信阳毛尖集团、龙潭茶叶有限公司、文新茶业、信阳市农科院等企业和机构,信阳市初步形成了羊山茶产业集聚区和浉河区茶产业集群。

  小茶叶大产业

  茶叶不仅仅是茶叶,它代表了一种文化、一种生活、一种追求;信阳茶也不仅仅是信阳茶,成立不久的信阳国际茶城除了定位于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物流集散中心、产业信息中心外,更重要的是价格形成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将架设起茶叶商品产销直供的“高速公路”

  茶市场、茶文化、茶旅游、茶节会是茶产业宏大框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今正成为信阳茶产业快速发展的助推器和着力点。

  在很多信阳人记忆里,茶叶交易市场还停留在“一条老街、几家门面”的印象上,而如今,一座国际茶城的拔地而起,正以茶的世界影响着世界的茶。

  “信阳国际茶城是农业部推动建设的国家级茶叶市场,也是茶叶类农产品唯一一个国家级市场。”信阳国际茶城董事长李建军告诉记者,与传统的农产品交易平台不同,作为国家级市场,信阳国际茶城除了定位于中国乃至世界茶叶的物流集散中心、产业信息中心、会展贸易中心外,更重要的是价格形成中心、科技交流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将架设起茶叶商品产销直供的“高速公路”。

  交易市场变了,市场上的产品更不仅仅局限于茶叶了。记者在国家级信阳茶叶市场看到,茶具、茶家具、茶艺术品等各色与茶相关的产品不仅花样繁多,而且明价、平价。

  在信阳茶叶核心产区五云山区,车云、集云、云雾、天云、连云五山峰奇岭秀,泉清瀑美,蜿蜒数十里,烟火十余寨。云雾之中的茶园里,游人与采茶人一道采下新翠,再亲手体验炒制,品尝新茶,茶园观光游和茶乡风情体验游成为信阳旅游的新亮点。

  4月28日至30日,信阳市第23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5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将如期举办。这是信阳以茶会友的节日,陪伴每个信阳人走过了22届:从1992年第一届“中国信阳茶叶节”开始,到2004年更名为“中国茶都—信阳茶文化节”,突出茶文化内涵,再到2008年“一节一会”拓展办节的外延,直到最终在2010年升格为国际茶文化节,22届茶文化节期间,累计实现现货交易110亿元,项目投资总额1580.5亿元。

  年年办节会,年年有不同,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规格,从追求场面到追求内涵,从追求热闹到追求实效,信阳国际茶文化节越来越专业化、国际化。今年的信阳国际茶文化节,将以茶为主题、主角、主线,服务全球茶界、茶企和茶商。

  百年荣光再启程

  日前,信阳第23届国际茶文化节暨2015中国(信阳)国际茶业博览会动员会召开。与往年一样,今年茶文化节定于4月28日至30日举行,其间,将例行举办开幕式、博览会、名优绿茶评比、经贸洽谈等系列茶事活动,而信阳毛尖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100周年座谈会,显得格外醒目。

  据了解,座谈会将于4月29日下午在中乐百花酒店举行。届时,将邀请有关著名专家、学者,有关行业组织和政府部门领导出席,围绕信阳毛尖百年发展历程,擦亮城市名片,展望未来发展,推动信阳茶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开展座谈研讨。

  1915年,信阳毛尖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这是信阳毛尖被世人瞩目的开始,也是信阳毛尖对外宣传时,津津乐道的资本。

  百年沧桑巨变,信阳毛尖在生产规模、产品结构、从业人员等方面,都发生了太多的变化。信阳毛尖,走在了一个关键路口,能否辉煌再启程,让很多人期待。

  把脉信阳毛尖,因为钟爱,只愿更好。

  黄执优 毛尖人生

  “信阳种茶,始于东周,盛于唐宋。信阳气候比较温和,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环境得天独厚,适宜种茶,且茶叶品质优良,久有声誉,唐代就是朝廷贡品。”

  “1915年,为庆祝中美洲巴拿马运河通航举办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信阳县车云山(当时称宏济茶社)出产的信阳毛尖茶,获得了金质奖章和奖状。从此掀开了信阳毛尖茶发展史辉煌的一页。”

  “然而,在国民党政府统治下,民穷国弱,茶叶生产还是在走下坡路。至解放前夕,信阳县所剩零星茶园只有2500来亩,茶叶产量仅1万余公斤。”

  “1949年新中国诞生后,茶叶生产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非凡的信阳毛尖这朵奇葩,又在重新绽开,妖娆怒放。”——黄执优《辉煌信阳毛尖》

  黄执优的女儿用“过着朴素优雅的生活”形容她的父亲,极为恰当。60年来对信阳毛尖的情有独钟,让黄执优这位元老级茶叶专家,从竹杖芒鞋走遍茶山,到携信阳毛尖力压西湖龙井摘得“国家质量金奖”,再到素衣简食与茶相伴,心中自有一份从容。

  一床被子拆成两床

  穿草鞋拄雨伞就上了茶山

  信阳市平桥区一个老家属院尽头,有一栋四层家属楼,黄执优就住在第四层。站在楼下往上看,阳台上摆满了绿色植物、小盆花卉。进到屋里,看到旧家具摆放得整齐有序,桌上放着果盘、茶叶盒。

  黄执优今年86岁,听力下降,但是思维非常清晰。他是广西人,25岁那年从中南茶叶专科学校毕业后,随妻子来到信阳县茶场工作。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新中国茶叶生产恢复和发展的关键时期,而河南只有信阳地区产茶。当时大片茶山荒废,生产技术落后,管理粗放,产量极低。上山调研是改造茶山的第一步。

  那时候没有车,黄执优和妻子虎兰生结婚的第五天,就把一床被子拆成两床薄被子,各自带着背包、雨伞、草鞋、竹棍,分头进董家河、浉河港等茶山,一走就是两三个月,吃住在茶农家。

  为了提高茶叶的产量、质量,帮助茶农提高生产效率,黄执优研制简易测定坡地水平线直角规,大面积推广水平梯地,合理密植茶园,解决了跑水、跑肥、跑土问题;研制水力揉茶机、炒茶机、煤火烘茶灶,使制茶功效提高了7~10倍,茶叶质量提高2个等级。

  1956年,虎兰生有了第一个孩子,黄执优忙于调研,虎兰生也心系毛尖,干脆带着孩子上了山。两人探讨最多的就是茶叶。“我带着孩子走动不太方便,他是什么都不管,一会在这个山头,一会就到那个山头了,根本找不到人。”虎兰生笑着说。

  有一次,黄执优看茶山忘记了时间,在大山里迷路,走了一夜,直到凌晨听到微弱狗叫鸡鸣,才循声找到农家。

  雨雪酷暑,都不能阻止他们的脚步。茶农们和黄执优混熟了,常打趣他穿着草鞋、拄着雨伞、背着棉被上山调研的样子:“远看像个要饭的,近看像个烧炭的,实际是农业技术推广站的!”

  经过反复研究,1967年,黄执优和同事成功将茶树引种到淮北,开了信阳茶树北上过淮河的先例;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他开始试验推广矮密速成高产园,产量、质量提高5倍;研制出信阳毛尖炒茶机,功效提高12倍。

  在搞科研的同时,黄执优和虎兰生开办培训班、撰写学术和科普论文,培养大批茶叶技术骨干。

  家有毛尖初养成

  与西湖龙井两次较量终摘桂冠

  信阳毛尖的质量、产量上去了,下一步就是扩大影响,让信阳茶走出去。1985年6月,全国第一次举行茶叶国家质量奖评选,这是中国产品质量的最高奖项。同年6月4日,评审工作在江西茶叶良种繁殖场进行。全国各地推荐12名有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专家担任评委,河南省推荐了黄执优。

  评选结果公布,成绩最好的是西湖龙井和信阳毛尖,毛尖比龙井仅少了0.46分。

  回到信阳,黄执优越想越不死心:金奖只有一个,银奖却有10个,信阳毛尖虽然排在银奖第一位,但还是银奖,0.46分“挖出”了一条鸿沟。

  当时定的是五年后复评,黄执优决心到时再与龙井一决高下。他组织技术人员狠抓茶园基本建设,从栽培方面找原因,帮助茶农进一步提高采制工艺。

  1990年6月,国优名茶评审会在广州举行。6月的广州很热,似乎可以想象,五年磨一剑的黄执优,衣衫是怎样被汗水一点点浸湿的,但是最终结果令人振奋:当时,“龙潭”牌特级信阳毛尖,获得102.46分,超过第二名西湖龙井2.01分之多。最后达成共识的评语是:“条索细秀满毫,色泽隐翠光润,香气高爽,滋味醇爽,汤色清澈明亮,叶底嫩绿匀净”。

  这是信阳毛尖第一次得国家金奖。金奖领回来后,信阳全城扎彩车、放鞭炮,十分热闹。黄执优说,这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功劳,但是自己参与了,提的意见起了作用,得到大家和国家的认可,是这辈子最大的收获。

  为了宣扬信阳毛尖声誉和扩大销路,黄执优多次建议每年举办一次茶叶节,得到了领导的关注。当时中共信阳地委和地区行署决定从1992年起,每年举办一届“中国信阳茶叶节”。

  回想起1992年5月15日第一次茶叶节开幕,黄执优用“历历在目”表述:“当时是在信阳市文化中心召开的。信阳各县组成代表团并有一部彩车和文艺表演队参与,同时邀请了中央、省和有关部门领导及国际友人和国内演艺界明星参加。时任中共信阳地委书记董雷、地区行署专员景献琢亲自主持茶叶节开幕式。”

  当天早晨,气球纷纷升空,信鸽竞飞蓝天。开幕式后,文艺表演开始,乐队先行,10多辆彩车徐徐行进,文艺队伍沿街表演,男女老少争先恐后奔向大街,观看表演。黄执优站在市文化中心大楼二楼主席台上,心潮澎湃。

  从此,每年的茶叶节如期举办,成为信阳市的一大名片。

  身居陋室自得其乐

  病榻之上不忘问诊信阳茶业

  1992年,黄执优退休回到家中,仍然保持着研究信阳毛尖、整理相关材料的习惯。虎兰生告诉记者,由于以前白天跑茶山,夜晚写材料,养成晚睡的习惯。退休至今,黄执优到半夜仍睡不着。

  “幽兰斋”,是黄执优给这套并不宽敞的房子起的名字。如今有时间享受生活的乐趣,他仍保持着原先的习惯。喝茶从不认为小芽茶好;读书写诗是第二爱好;爱花,虽然地方小不能多养,在身体稍好时,把花草搬来搬去就觉得很快乐;家庭摆设朴素但雅兴不减,屋里摆着一些他自己制作的工艺品。

  随着年岁增长,肺功能、哮喘等疾病困扰着黄执优。黄执优的女儿告诉记者,父亲虽然身体不如从前,但还是总有干不完的事,说下半年一定把什么什么写完,住院了,说明年要把哪些哪些整理完,又住院了……力不从心,但停不下来。

  2014年整个冬天,黄执优都是在医院度过的,虎兰生陪着他。直到2015年3月天气暖和,他们才回到住处。

  这些都没有影响到夫妻俩对信阳毛尖的关注。采访中说得最多的,是信阳毛尖的发展问题。

  说起信阳毛尖茶产业,黄执优反复强调,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在制作时没有严格执行信阳毛尖的传统工艺。“信阳毛尖的制作工艺,是茶农和科研人员在长期实践中摸索的成熟工艺。”黄执优说,“整个程序是生锅、熟锅、初烘、摊凉、复烘、拣剔、再复烘、包装。尤其是熟锅中抓条、甩条,再加上三次烘干,就使茶叶固有的香气、滋味充分发挥出来,农谚 ‘要想茶叶香,必须三道火’说的就是这。”

  “现在制茶喝茶的观念出现了偏差,认为茶叶尖是最好的,为了保持绿色杀青不透,这些都是不科学的。茶叶尖没有经过充分的光合作用,其中成分和矿物质没有达到标准,对身体无益,口感也不好。”黄执优说,质量才是生命,制茶的传统工艺千万不能丢。

  这几年茶叶上市时,黄执优和妻子到一些大的茶叶门店去看,发现都是包装好的茶叶,不散卖,价格较高。“毛尖是信阳人民的,要有各种各样的等级,不能只做一芽一叶给有钱人喝。既要做老百姓喝得起的信阳毛尖,还要做正宗的信阳毛尖,几个大的茶企要担负起责任。”

  对于机械采茶制茶,黄执优持肯定态度,但强调一定要按照信阳毛尖的标准进行。“没有特色的茶就不叫名茶,而是大陆茶!我们信阳毛尖不能失去本身的特色。”

  2015年的信阳茶文化节,恰逢巴拿马获奖一百年,这个时候,黄执优内心是喜悦的,也是关注的:“茶叶节不光是招商引资,信阳毛尖的主题不可忘,提高信阳毛尖的质量,要让别人喝了都说好。”(部分照片由黄执优提供)

  新林玉露:信阳独一份的蒸青制茶工艺

  4月,是信阳毛尖采摘的旺季。

  当几乎所有的茶农、茶企,都在忙碌地炒制信阳毛尖时,有一家茶企,依然坚持用蒸青工艺制作信阳毛尖,并赢得越来越多的顾客粉丝群。

  这家企业叫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18年来,一直坚持做蒸青茶,既保留了茶的营养,又赢得了市场,在信阳可谓独一份。

  名副其实的“绿茶之王”,让自己人糟蹋了

  4月17日,临近10点,和永春匆匆走进位于北京路和美广场西侧的新林玉露茶店里。

  “不好意思,茶山上事儿太多,耽误了。”一进门,和永春便向记者表达歉意。他是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主管销售。

  和永春所说的茶山,位于新县的黄坡老,是一片位于大山深处的野生茶园,海拔上千米。4年前,他们发现它的时候,茶园被淹没在灌木丛中,山上各种虫子、鸟儿和谐相处。经过4年的整理,茶园初现规模。

  “好的茶园,就该有自己的生物多样性,不能破坏掉。”和永春说,那片茶园里,保留了部分树木,鸟窝、马蜂窝一个没动,整出了三条小道。“万物都是相生相克的,这是起码的生态学原理,对于茶园,我们要像神一样去敬畏。”

  和永春说,信阳毛尖是名副其实的“绿茶之王”,但最近十年,信阳毛尖被一些不良的茶农、茶企,加上个别半吊子主管领导给毁了。

  “祖先比咱们聪明百倍,该种茶的地方都种了,不该种的地方不能种,搞什么万亩茶园工程,把山上的树砍光,不管是坡地水田都种上茶叶,破坏了生物多样性,不生虫子、不得病才怪,不打药能行吗?那茶能喝吗?”

  好茶=

  好茶园基地+好加工工艺

  什么样的茶是好茶?

  和永春说,好茶要有好的茶园基地和好的加工工艺。他把现在的信阳毛尖分为三大类:一是没有污染、不打农药、激素的高山野茶;二是施肥、打药、打激素的坡地茶、田改茶;三是外地(四川、安徽、湖南、湖北等地)来的“垃圾茶”。

  “光山县白雀、浉河区十三里桥,这俩地方是‘垃圾茶’的集散地,绝大多数都是外地来的茶,冒充信阳毛尖。”在和永春看来,如此多的外地绿茶冒充信阳毛尖,其根本的原因是信阳毛尖的品牌价值决定的。

  好的茶园,必须具备五大条件:南北纬31度左右,是绝好的产地;海拔高度在雪线以上;生长在向阳坡;土壤为烂石、砂砾壤,《茶经》里将茶树的生产土壤分为“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远离人群活动的城乡,避免化肥、农药的污染。

  “拿这五大条件一对比,外地茶不能完全具备这些条件,冒充信阳毛尖就不足为奇了。”和永春说,即使真正的信阳毛尖,也不能都是好茶,“有些企业叫得很响,你连好的茶园都没有,何来好产品?茶农有分散的高山茶园,这些茶他们自己都不够卖,更不会把辛苦采来的优质青叶卖给你企业!”

  有好的茶园,还要好的制茶工艺。

  信阳毛尖有悠久的手工传统炒制工艺,而新林玉露的蒸青制茶,在信阳是独一份。“蒸青制茶在北魏时期就有记载了,我们不过是结合现代技术,加以创新。”和永春说,1996年,河南新林茶业有限公司成立,总部位于革命老区信阳新县,生产设备、工艺,全部来自日本。“当时的中日关系很好,日本在中国大量投资,后来,日本企业撤出,公司成为独立的企业。”

  蒸青绿茶的故乡在中国,日本把它发扬光大了。“从茶道、茶文化这块儿来看,咱们中国根本没法和日本比。”和永春说,蒸青绿茶是我国古代最早发明的制茶方法,比炒青的历史更悠久。据考证,公元1267年,蒸青绿茶东渡日本,后被发扬光大。

  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对蒸青制茶这样记载:“晴,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干矣。”

  和永春介绍,新林玉露的蒸青制茶法,是一种古法创新、新法承古。利用蒸汽量来抑制鲜叶中的酶活性,有效去除鲜叶上黏附的各种杂质,全程自动化流水线生产,通过蒸汽高温瞬间杀青,时间短、叶绿素破坏较少,整个制作过程没有闷压,具有茶色深绿、汤色碧绿、叶底青绿的“三绿”特色。

  “蒸青茶舍去外形而追求内质,借助叶打破形的工艺环节,没有信阳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外形好看,但蒸青茶因为部分芽叶的破碎,在冲泡时,各种营养元素能快速释放,让人能吸收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永春说,蒸青茶原料安全、品质天然、工艺卫生、营养更多,口感鲜爽甘醇,其真色、真香、真味的特质,是迅速打开市场、赢得越来越多消费者喜欢的原因所在。

  做茶

  是一辈子的事儿

  和永春今年已53岁,做茶将近20个年头。“一旦你接触茶、深入茶,了解越来越多之后你会发现,你这一辈子就不可能放弃它了。”

  3月底,和永春上茶山给采茶工送物资,摔伤了腰,“昨天骑摩托车上山,把胳膊摔坏了,骨头都错位了。”

  他泡了一壶“和”系列的新林玉露,清香扑鼻。“现在大部分采的都是芽头,市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这不是营养价值最好的。过几天采一芽一叶、一芽两叶,甚至嫩叶片,才是营养最高的。”因为伤没好,他泡茶时抬胳膊困难,手有些抖。“‘和’系列跟我的姓无关,日本茶道讲究‘和静清寂’,当年学习的日本茶道。日本人喝茶,很少喝纯芽头的,不是人家没钱,而是不愿意去买,他们宁愿喝老一点的叶片,叶片营养高。”

  新林公司每天的加工能力为2000斤,蒸青茶生产线两条、红茶生产线一条、速溶茶生产线一条,建立有农业部茶叶标准园、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和有机茶叶种植示范基地15000亩,“新林玉露”是中国驰名商标,获得过一系列的殊荣。2005年之前,新林公司出口占据了50%,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和中亚,2005年之后,出口减少,以国内销售为主。

  对茶的研究越深,投入的时间、资金、感情越多,他越难以割舍,就连妻子和女儿也加入了进来。去年,他的女儿顺利考取了茶艺师,跟着父亲一起做茶事。

  随着采茶工越来越难请、人工成本越来越高,新林公司也在寻找突破。“人工成本惊人,机械化是必然之路,但是也有矛盾。”和永春说,高山野茶品质最优,但受地理条件限制,不适合机械采摘。“这个矛盾,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够解决。”

  好茶难寻 千亩茶园落深山

  4月,信阳春暖花开,正值信阳毛尖采摘的旺季。

  刚刚下了一周雨,浉河港镇通往鲲鹏岭的山路上,两边的山沟里溪水潺潺,清爽的气息涤去城市的灰尘,仿佛呼吸都一下子顺畅了很多。

  吉普车颠簸在崎岖的山路上,如同咬碎锅巴的感觉,嘎嘣嘎嘣响。一开始,山路两边到处是茶山,间或有瓦房石墙,采茶工点缀在茶山上,煞是醒目。上到一个山坡上,举目北望,南湾湖的一角尽收眼底。

  行至深山,已经渺无人烟,山水冲刷过的碎石道,让车辆更加难行。有时一个急转弯爬坡,犹如过山车般,让人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死死地抓住车把手。幸亏司机是一位老车把式,每天行走这条路两三趟,对每一个拐角,都了如指掌。

  深山藏好茶,探访它的远客,自然要经过一番辛苦。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吉普车终于到达了鲲鹏岭。

  一下车,感觉天一下子到了眼前,触手可及。

  岭上,近千亩的茶园,被漫山的灌木丛包围,尽情地生长,有的高不过膝,有的高过头顶,显得参差不齐。这些茶树,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知青上山下乡时栽种的,平均树龄在40多岁。

  茶香醉人 一杯毛尖香满园

  好茶自有其钟爱的环境,比如充足的阳光、甘甜的山泉、微凉的空气、风化的滥石和砂砾土,不恋繁华,如隐士般,独爱深山。也许正是如此,才能让这片茶园,获得难得的“生态有机茶”证书。

  在茶园中间,是鲲鹏茶业公司的有机茶生产基地,基地面积不大,七八间石头房,四五间简易房,两个小院。

  临近11点,正是采茶工忙碌的时间。50多位从外地请来的采茶工,从8点多开采,要一直忙碌到12点才会收工,之后,把小竹篮里的茶叶倒进竹筐里筛选后,过磅登记。

  而在12点之前,因为没有茶叶可炒,近20位炒茶师傅是比较清闲的。山上不通水电,手机信号差,总结完头一天的炒茶情况后,他们便扎堆坐在院子里晒太阳,喝茶、抽烟、侃大山是最大的娱乐。

  他们都是浉河港镇的炒茶能手,每个人家里,都有几亩甚至几十亩的茶山,因为鲲鹏茶业公司纯手工传统炒茶的理念,他们受邀在此制茶,希望把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

  炒茶师傅们说,这里的茶园向阳,全年光照适宜,光合作用充分,茶叶的有机质含量丰富,芽叶持嫩性强,加上纯手工炒茶,茶叶质量纯正,茶叶味香浓,堪称传统信阳毛尖的代言者。

  上午采的茶下午炒,下午采的茶晚上炒。午饭过后,炒茶大师们陆续忙碌了起来,一直到半夜12点多,最后一锅茶叶飘香时,才能完全收工。

  采茶不易 且喝且珍惜

  在茶园,有50多位外地请来的采茶工,每天从8点多开采,太阳落山时,才陆续收工。吃完饭,采茶工们躺在床上,聊会儿天,虽然一天的劳动很累,却也很开心。

  稍不留神就滑倒了

  李秀英,63岁,是这群采茶工里年龄比较大的一位。李秀英告诉记者,她来自驻马店汝南,当地都流行外出打工,家庭妇女年年都出来,上内蒙古打枸杞,到各地去采茶叶。她采茶25年,曾去过南京,也来过信阳。

  李秀英曾经去过不少茶园采茶,那些茶园的茶树大都修剪得整整齐齐,站在茶林,两个手只管捏。而今年来的这个茶园,茶树长得高,风一吹,茶树枝乱摆。老人眼神本来就不好,这一来,采茶的速度就慢了。“昨天在茶园,还摔了一跤,年纪大了,腿脚不灵便,在山坡上稍不留神就滑倒了”李秀英说。

  李秀英告诉记者,她前年在南京采茶,半天就能摘几斤,在这里,一天只能采摘一斤多点。李秀英说,这家茶园比较严格,采茶工采回去的茶叶,会专门有人用簸箕簸,去年在朱畈的一个茶农家里,半筐茶叶还能称一斤二两,而今天上午自己采了大半筐仅仅只有七两。

  “他这里只要茶叶的芽尖,采的本来就少,检验还严格,以前在别的地方,人家私人的茶园,也没像这样簸过。”李秀英对记者说。

  “明年不过来啦!家人当初就不愿意我出来,这几天采完茶躺在床上,腿疼得不能行。还有关节炎,年前还花了几千块钱让医生用针扎。”李秀英有两个儿子,他们要供孩子上学,负担挺重,老人想出来采茶挣点钱,帮孩子们减轻负担。

  手上划得都是口子

  张爱枝,41岁,也是驻马店汝南人。她告诉记者,这个茶园的采茶工都是驻马店的。这个季节,在家基本上都闲着没事,大家就约着出来采茶。

  鲲鹏岭的茶是自然生长,茶树没人修剪、高低不一,在茶园里行走,茶树枝挂扯着衣服,张爱枝手上有五六个口子都是这几天采茶划开的。“以前我在别的地方打茶叶,人家的茶园都是修剪得整整齐齐,这茶园在山坡上,站都不好站,有的茶树跟人差不多高,摘个茶叶还要仰着脸、抬着手。”张阿姨说。

  前些年,张爱枝在别的地方采茶,因为是小山茶,对采摘要求低一些,一芽一叶就可以;而来这里采茶,要求比较严,刚开始时要求芽头,一芽一叶都不行。张阿姨告诉记者,她现在一天能摘两三斤,鲲鹏茶园现采茶叶的价格是55元一斤,“这价钱是我知道最高的,可能是大山茶,卖的价钱本来就高。”

  对于张阿姨来说,采茶叶不仅能挣钱,也能玩乐。和她一块来的采茶友特别会讲笑话,有时候讲的笑话能让人笑得肚子疼,大家在一起挺开心。“来信阳打茶叶,家里人都知道,三个女儿都毕业挣钱了,都不让我过来,让在家歇着,打打牌,可我买了高铁票,追上这群姐们儿。”

  太阳落山,夜幕开始降临,采茶工们陆续从茶园里收工回来,结束一天忙碌的采茶工作。吃完饭,躺在床上,聊会儿天,虽然一天的劳动很累,但也很开心。

  在山上 像是生活在大集体年代

  做饭、烧水都是烧柴火

  袁大爷和他老伴是2014年十月份来到鲲鹏岭茶园,给茶园的工作人员和炒茶师傅做饭。虽然看似轻松,但因为吃的人多,每天也把两位老人忙得不行。

  做饭的厨房很简陋,砖头砌的炉灶,用木板和砖头支起来的碗架,几个装水的大桶,房间里唯一的电器就是电灯泡。“这山上都不通电,除了夜晚炒茶叶临时用发电机发电,平时连电都没有。天黑了,只能点蜡烛或煤油灯照明,在这上面住就像回到了六七十年代的生活情景。”袁大爷说。

  烧开水的小灶是用几块砖头随意垒砌的,把铁茶壶架起来,一壶水要烧上小半个钟头。在厨房一角堆了一捆捆的柴火,袁大爷告诉记者,这是他和老伴没事的时候,在山上捡的,用肩膀一点点扛回来,这里用不了电饭锅等电器,也没有煤,只能捡柴烧。

  厨房的房顶、墙壁、锅台都被烟熏得黑漆漆的。“烧柴火非常熏人,烟灰弄得到处都是,你看我这围裙,天天洗,还是脏的不行。”袁大爷的老伴对记者说。

  空闲的时候,袁大爷和老伴种个小菜园,听个收音机当做娱乐活动,“这里也没电,想看电视也不行啊。”

  任华是驻马店人,每年采茶季,她都带领不少人从驻马店到信阳来采茶。大家都嫌做饭一天60块钱太少,她便担起了做饭的任务,和另外两个人一起每天做五六十个采茶工的饭。

  早上三四点,任华就要起床,烧水做饭。这里没有自来水,吃用的水都是一桶一桶提上来;没电,早上切菜只能点蜡烛照明。

  在临时搭起的厨房里,最显眼的莫过于两口直径约九十厘米的大锅。此时一个大锅里放满了菜,任华拿了一个很大的木柄铲子艰难地翻炒着,“吃饭的人多,炒菜也要多,这大半锅还不够,还要再切点。”

  夜晚吃完饭,她还要给采茶工烧开水,忙完也到晚上八九点了。“哪有电视,这里连电都没,干完活,洗洗就躺床上睡觉了,第二天还要早起,哪还想着娱乐,最多就是聊聊天。”任华说。

  任华带人采茶带了25年,往年那些采茶工在别的茶园,多的能挣两三千,而今年,她感觉有点悬,“这路不通,茶叶不上肥料,也不修剪,打茶叶,还要把树枝捞到手边,虽然茶叶是无公害的,品质好,但是采茶工在这里搞不到钱,明年茶园还是不打理的话,可能有些采茶工就不愿意来了。”

  鲲鹏脸谱

  鲲鹏私房茶有一群信阳顶级的炒茶大师,其中有两个响当当的领军人物,一个是信阳毛尖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周祖宏,一个是信阳红研发创始人郑展明。

  信阳红研发创始人 郑展明

  郑展明是曾被派往日本从事13年红茶制作、素有福建“茶王”之称的红茶顶级制茶师,信阳曾请其作为技术指导,主要参与高级信阳红茶研制技术攻关任务,最终诞生了信阳红这一红茶新贵。

  鲲鹏私房茶联手信阳红研发人,可以说,鲲鹏炒制的是最正宗信阳红,鲲鹏私房茶信阳红代表信阳红茶品类。郑展明说,从4月底开始,鲲鹏私房茶信阳红将开始炒制。

  第四代非物质文化传承人 周祖宏

  周祖宏,非物质文化遗产第四代传承者,携手鲲鹏打造鲲鹏私房茶信阳毛尖臻品。周祖宏出身茶师世家的周氏炒茶家族第四代传人,继承了信阳毛尖传统制作工艺的精髓,又经几十年的潜心研究,炒制的信阳毛尖茶具有无与伦比的风味,成为信阳地区唯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信阳毛尖炒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周祖宏有明显的黑眼圈,作为鲲鹏绿茶技术总监和顾问,除了技术指导,他更肩负着品茶、评茶、茶品把关的重任。

  从3月底上山,他经常连续几天不回家。中间下雨,才抽空下山了一趟。

  “他们都是浉河港的老炒茶师,炒的茶我很放心。”周祖宏说,能把这样一帮人聚在一起,真的不容易,“不是说句吹大气的话,我们这一帮人,能代表手工茶的顶级水平。”

  “总管”袁德权:

  41岁的袁德权,绝对是较为年轻的炒茶大师。袁德权家住浉河港镇八里坡村,家中有茶园,从16岁开始炒茶。在鲲鹏岭上,袁德权是炒茶大师们的总管,每次开工前,他都要对各个环节进行巡视,确保没有瑕疵。

  鲲鹏岭上,目前采摘的全是芽头,虽然如此,筛选后也要分为三级:小芽、中芽、大芽。

  12口锅,分4组,每组有3口,分为杀青锅、揉捻锅、理条锅(熟锅)。袁德权负责其中一口理条锅,专门给小芽理条。

  手工炒茶是一个苦活,年纪越大的炒茶师傅,身上的毛病越多。“炒茶太吃亏了,会传统手艺的越来越少,年轻人舍不得出力气”。

  春茶贵,贵在人工上。“一年到头,茶农就靠一季的春茶挣点辛苦钱,比出外打工强不了多少。”袁德权说,“采茶工就带几件换洗的衣服,其他的一切花费都要茶农来出,每斤青叶五六十块钱,4斤青叶炒一斤干茶,再请个炒茶师傅,一斤干茶光成本就得四五百。”

  所以当鲲鹏私房茶请袁德权炒茶时,他欣然而来。“鲲鹏有自己的有机茶山,完全搞纯手工,真不容易,让人打心眼里佩服。”

  茶农望天收,挣钱不容易,4月上旬连续一周下雨春茶减产,加上打霜受冻,让最珍贵的春茶受损严重,茶农损失很大。“海拔高的还好,海拔低的,芽头都冻红了,打了也不能炒。整个浉河港镇,起码损失几个亿”。

  茶叶珍贵,每个环节都不能出差错,要不然就炒丢了。“炒丢太可惜”!所以每一道工序,袁德权都要求每一位炒茶师傅认真对待。

  “火夫”张义仁:

  在鲲鹏岭的生态有机茶生产基地,12口锅,张义仁是唯一的“火夫”。

  张义仁是浉河港镇白庙村人,也是一个炒茶的老把式,炒了二十多年的茶。他家里有数十亩茶园,每年都会请20多个采茶工,去年,他和其他炒茶师傅一起,受聘到鲲鹏私房茶,进行手工传统炒茶,他成为掌火人。

  炒茶烧火的材料分为两种:木炭和木材。炭火做底火,木材做填料。每天上午11点多,张义仁就开始依次为12口锅生火。先用炭火引火,待火旺了,一点点加木材。“一天要烧五六包炭,有150多斤。”张义仁说,根据采茶工采茶的情况,一般从1点左右开始炒茶,到下午4点左右,就能把上午采摘的青叶全部炒完。下午采的茶,要到晚饭后生火继续炒。

  手工传统炒茶,火候很重要,对火夫的要求很高。在12口锅的灶口,都有一个铁扣板,随时用以压火,调节火的大小。“每口锅都有编号,师傅隔着窗户喊,哪个火大了小了,我随时调整”。

  一直到晚上12点多,当天采摘的青叶才能全部炒完。

  “炕夫”陈维国

  57岁的陈维国家住浉河港镇黄庙村,自家有十多亩茶园,种了30多年的茶叶,炒了20年的茶,是鲲鹏岭上专门的烘茶师。

  手工炒茶,火候是关键。除了炒茶的过程注重火候,拉烘更需要。“拉烘是最后一把火,就像画龙点睛一样,是关键中的关键”。

  拉烘使用的炭火,是本地麻栗树做成的白炭,干净无烟。“茶叶最敏感了,炭火要烧得红彤彤时,用炭灰覆盖,这样做一是没有烟,二是木炭上有受潮的、不干净的,都能挥发完了”。

  陈维国在烘筐上均匀撒上理过条的茶叶,轻轻地压了几下,把茶叶放在烘炉上。每次(一筐)的拉烘量很少,在1斤~1.2斤,一次要30~40分钟,中间要拿下来翻一两次。

  整个小间里,弥漫着浓浓的茶香。

  好茶还需 好工艺

  好茶要有好源头,更要有严格的炒制工艺。鲲鹏私房茶,有自己的一套生产流程。

  第一步:采摘。按照茶鲜叶标准采摘,采摘时,应在叶面露水晾干后进行,用拇指与食指折断芽头(不得用指甲掐摘),轻握芽叶,不挤压损伤芽叶,以防芽叶红变。采摘过程中,用竹篓盛装芽叶,保证芽叶不紧压。

  第二步:摊放。将采摘的茶鲜叶放在室内通风处,鲜叶失水10%左右,青气散失,叶质变软。

  第三步:筛选。将摊放的茶鲜叶按照采摘的等级进行分级、筛选。

  第四步:杀青。在铁锅中进行,锅温150摄氏度左右,投入适量鲜叶,反复挑翻,时间3~5分钟;杀青叶出锅后立即抖散,防止芽叶黄变。

  第五步:揉捻。在100~120摄氏度铁锅中,用茶把进行揉捻,成条后,再行抖散。

  第六步:擀条。在铁锅中进行,通过擀条,达到擀紧成条的目的。

  第七步:理条。在80摄氏度左右的铁锅中进行,掌心向下,抓起锅中部分茶叶稍握紧,以抓满手为宜,手腕使劲,将手中部分茶叶从虎口撒开抛到茶锅上沿,茶条自然滚回锅心,如此反复进行,逐渐形成紧细、圆直、光润的外形。

  第八步:初烘。将理好的茶叶放在90摄氏度左右的火炕上铺开,翻动茶条定型,含水量15%左右下烘(30至40分钟)

  第九步:去杂。将初烘后的毛茶,剔除黄片和枝梗。

  第十步:复烘。将去杂后的茶叶摊在80摄氏度左右的茶炕上,待干度达到93%以上下烘。 本报记者张培奇施维李飞通讯员查智力

  ■链接

  信阳鲲鹏有机茶产品介绍

  信阳鲲鹏茶业有限公司有机茶生产基地海拔在800~1300米,基地远离村落和工矿企业,大气、水质、土壤未受污染,符合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本环境条件,是建设生态示范基地的理想地带。

  鲲鹏茶业基地采取“公司+基地”管理模式,通过租地协议由公司统一管理,聘请熟练技术工人操作,实行标准化生产,统一执行合作社制定的质量管理手册和生产操作规程。

  有机茶有严格的生产方法。通过利用园内淘汰的作物秸梗、杂草,周边农家肥如猪粪、鸡粪等进行发酵腐熟后制成堆肥作为基肥来培肥土壤。必要时,选择适量施用国家有机标准规定的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来补充作物生长所需的养分,保持土壤活性与肥力。

  适当保留和栽植有益杂草花木作为有益昆虫的中间寄主,采取人工方法清除恶性杂草。保护有益昆虫,保持基地及周边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选用抗病抗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茶园的抚育管理,适合修剪,保持茶园通风透光良好,改善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当地茶园中的昆虫。实施冬季肯复、修剪,及时清除病虫害危害的枯枝、落叶,减少病虫源。

  

来源:农民日报    责编:任伟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