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郑州7月18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7月15日凌晨,郑州地铁城郊线孟庄站,喧嚣了一天的车站重归平静,但对钢轨探伤工李玉来说,他的工作才刚刚开始。

今年33岁的李玉,是郑州地铁探伤专业“海豚”战队骨干成员,现任郑州地铁城郊线探伤工班工班长。自2012年参加工作至今,李玉先后负责1号线、城郊线班组管理及现场生产工作。

郑州地铁城郊线探伤工班工班长李玉(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准备工作做完后,“全副武装”的探伤检修工李玉和同事们手拿强光手电,穿着工装和绝缘鞋行走在地铁轨道线路上,开展钢轨常规探伤作业。

工作中的李玉(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钢轨探伤分为两种作业方式,一种是钢轨常规探伤作业,另一种是钢轨焊缝探伤作业。李玉和同事利用钢轨常规探伤小车进行探伤作业,探伤小车净重约25kg,注满耦合剂(水)后重约50kg,作业时需要两人一组进行配合才能作业。

李玉和同事一起进行钢轨探伤作业(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工作中的李玉(央广网记者 王勇生摄)

深夜里,李玉和同事们不停重复着弯腰下蹲、站起的动作,用手中的道岔检查锤敲打钢轨、辙叉作用面,通过手感振动、眼看跳动、耳听声音的方法判断轨道是否有变形和病害、水平高低方向是否正常,接头处是否有异样。有时为了复核一处数据,他们要趴在钢轨接缝旁进行仔细检测、做标记,为了保障钢轨的状态良好,他们要做到分毫不差。

“我们要确保检测的每一寸钢轨,是安全可控的状态,来保证第二天列车的安全运营。”李玉说。

编辑:张惟一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长按二维码
关注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