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巍巍大别山,浓浓红色情。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一百年栉风沐雨、沧桑巨变,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谱写了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在这个特殊的历史节点,本网特开设专题《大别山上红旗飘》,采用“党史+短视频”的形式,邀您跟随镜头走进信阳市鄂豫皖革命纪念馆,参观光山花山寨会议旧址,探访商城金刚台红军洞群……追寻先辈足迹,聆听革命故事,赓续红色血脉,使故事“可视化”,让“党史”活起来,推动党史学习“走深、走实、走心”,让大别山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固始县城市风光(央广网发 夏义摄)

  央广网信阳6月17日消息(记者 王勇生 杨波)行走在6月的固始,这个豫皖交界区的新兴城市,无不透着大别山区红色精神的精髓,“宁肯苦干、不愿苦熬”。

  近日,伴随着“七月南湖水涟涟 烟雨楼台雨如烟 水涟涟雨如烟 荷花深处摇来一只船”音乐响起,河南固始县在“学党史 守初心·歌声嘹亮颂党恩”活动中拉开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序幕,凝聚的红色“号角”荡气回肠,响彻淮河大地。

固始大别山红色旅游美景(央广网发 夏义摄)

  《青年周刊》的源头 工人武装的发源地

  “1927年,中共固始县委成立,我们党领导固始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始终是主心骨;固始人民始终将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作为‘传家’宝。歌曲之中有初心,歌曲之中有使命,歌曲之中有故事。我们是大别山的儿女,一刻也不会忘记这座取之不竭的‘金山银山’。”固始县委书记曲尚英如是理解“学党史 守初心·歌声嘹亮颂党恩”红色精神传承。

  据悉,固始是一片红色土地,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早在“五四”运动爆发初期就有了革命的觉醒,固始学生联合会创办《青年周刊》,传播新文化、倡导新思想。

  1924-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志成学校党支部、张庄集党支部、城关党支部等,犹如星星之火迅速在蓼成大地燎原。1927年,中共固始县委成立,从此成为领导固始人民干革命、搞建设、促改革有了主心骨。

杨山煤矿纪念馆(央广网发 夏义摄)

  1929年10月,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爆发,创建了以杨山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起义队伍后被编入“坚持大别山革命红旗不倒”的红二十八军。杨山煤矿工人武装起义不仅是河南省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河南省唯一党领导下的煤矿工人暴动,也是中国煤矿史上的第一次工人武装起义,与安源、鸣山齐名,同为全国三大煤矿工人暴动。

杨山煤矿罢工遗迹(央广网发 夏义摄)

  据统计,固始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前赴后继,先后有5万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用热血抒写了一部壮丽的红色革命史。并涌现出了詹谷堂、蔡仲美、陈初阳等一批革命先烈先辈。

市民丰富的文化文艺生活(央广网发 夏义摄)

  弘扬精神高地 红色基因永不褪色

  在谈到如何理解弘扬、传承红色文化底色,固始县特巡支队副大队长张晓东告诉记者,“作为一名公安民警,我们不仅要用歌声去歌颂党的恩情,更要用铁一般的理想信念,铁一般的责任担当,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和铁一般的精神作风,在打击犯罪、治安防控服务人民等方面,去践行初心使命。”

  在革命战争年代,固始人民已铸就“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新中国成立后,18万人民“吃大苦、耐大劳,拼命也要根治石槽河”,孕育了“宁肯苦干、不愿苦熬”的固始精神;改革开放后,60多万人外出创业,艰苦奋斗、顽强拼搏,闯新路、创新业,形成了新时期“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固始精神。

  据介绍,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路上,不仅全县17.2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脱贫,而且一个现代化的豫皖交界区域新兴中心城市正在稳步形成。

  “这支《红星闪耀万泉河》舞蹈,不仅让演出的孩子们踏出了激越的旋律,在校园同样激起了孩子们意气风发的信念。”固始县第九小学带队老师王聪表示,红色基因是当地校园文化的根,唱红歌、传承红色基因与大别山精神一脉相承。

精彩的文艺演出(央广网发 夏义摄)

  经典革命歌曲积淀的是艺术精华和时代坐标,传播的是红色革命理念,传承的是民族奋斗精神。近年来,固始县制作的《青山忠魂》、《薪火》、《再唱我的中国心》等一批红色文艺精品,展示了固始儿女蓬勃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