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信息戏曲一体化团队记者 郭珂

  “双11”如火如荼进行中,广大消费者除了精打细算,还得留个心眼,防范不断花样翻新的诈骗陷阱!

  近日本台记者郭珂采访到了河南省公安厅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总队政委牛军生,了解到最近很多围绕双十一展开的诈骗活动高发,有刷单类诈骗、也有冒充客服退款诈骗、还有假冒信用提额等诈骗案件层出不穷。

  河南省公安厅电信诈骗犯罪侦查总队政委牛军生提醒广大市民,在开心购物的同时,要提高防范意识,购物时尽量到正规网站,如果需要使用贷款也要到正规网站,防止勿入很多假冒网站的APP,或是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从而遭到诈骗。

  为了帮助广大消费者开心购物,成功躲过骗子们满满的套路,记者特地收集了近期的一些电信诈骗案例,制定了一份“双十一”防骗宝典,供大家参详!

  陷阱一:冒充客服,网上“钓鱼”。

  在网上购物的过程中,消费者需要通过客服来了解商品详情,不法分子瞄准这一流程,在各淘宝商家的交易记录里寻找用手机号注册的买家,冒充客服人员直接联系消费者,以货款支付失败、商品没货需要退款等借口诱骗消费者登陆“钓鱼网站”,获取消费者的银行卡信息,再哄骗消费者提供短信验证码以完成诈骗。

  陷阱二:套取信息,诈骗买家。

  网购诈骗的过程中,不法分子的切入口不仅仅是买家,还有卖家。不法分子先在网上大量浏览网店,从中寻找买家近期购买信息,再冒充买家的亲人朋友联系卖家,以确认收货地址为由套取买家信息。提防意识不强的卖家往往会将买家信息和盘托出,不法分子进而通过这些信息冒充卖家欺骗消费者。

  陷阱三:中奖短信,诱惑市民。

  “双11”期间,多个网购平台会发布优惠券,很多时候这些信息是直接以短信形式发送到消费者手机上的。这一细节也被网络诈骗分子钻了空子。不法分子通过非正规渠道购买大量电话号码,统一发送带有钓鱼网站链接的虚假信息,谎称网民中了大奖,从而在后台骗取银行账号等信息。

  其实诈骗花样千万条,消费者牢记防骗第一条:千万不要向陌生人转账,千万不要点击不明链接和二维码,千万不要向陌生人透露个人的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