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河南分网10月19日消息(杨波 通讯员李晓光)“一把小木梳,蕴含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出色的设计、品质,传承、继承、寄托丝情、私情和健康与美好,有口碑,有韵意,赢得市场有信心。”漯河市临颍县一心工艺品厂总经理陈庆伟如此诗画般讲述自己的创业理念。
  据悉,如今36岁的陈庆伟是临颍县油坊陈村人,祖辈有一手好的木匠活儿,曾制作木梳。出身农村贫困家庭的他,十多年前大学毕业后曾外出打工,后来缘于对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他决心重拾祖上传统木梳制作手艺。
  陈庆伟出于对传统工艺的热爱,在祖传技艺为基础,潜心10多年研究传承传统木梳制作工艺,并不断推陈出新,企业也由小到大,在业界内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并成为漯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掘、传承、创新者。先后被授予“漯河市十大青年工匠”、“漯河市工匠”、“漯河好人”等荣誉称号。
  为商之道 诚信是金
  记者走进一心工艺品车间,发现每一道工序周转筐内都放置了一个《流程单》,上面的一句话十分抢眼:“诚信第一,质量为本”。
  陈庆伟称“不满意就退货,往返快递费厂家承担、物流损坏厂家承担,收到货再付款,就是他们的经营服务理念。”“为商之道,诚信是金。”陈庆伟在业内这样一句评价“和庆伟打交道一百个放心,产品好,人品更好。”
  陈庆伟告诉记者,公司申请注册了“一心”商标,寓意“一心一意把木梳做好”。“一心”产品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
  据介绍,目前,陈庆伟公司的产品已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等国家。
  传承发展 锻造品牌
  陈庆伟是一位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浓厚感情的传承者、发展者。他告诉记者:“木梳不仅是我们的日常用品,其制作过程还承载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工匠精神,我愿为木梳制作技艺的传承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据介绍,传统的制梳工艺需要经过切盘、切板、煮、晒、上架、推头、开齿、磨平面、做齿、磨光、除尘、抛蜡等26道工序,每道工序都相当讲究。然而,随着现代化工厂生产模式的普及,传统木梳制作技艺逐渐面临后继无人的窘境。
  十几年来,陈庆伟为了抢救濒临灭绝的传统制梳工艺,由制作大众化的木梳产品发展到专注雕刻木梳的制作,挖掘、研究、设计体现中国传统木梳文化的款式和图案,并形成了自己的拳头产品。
  其中,“花开富贵”、“双龙戏珠”、“玉兰花”等精品木梳深受市场追捧,他仿制的唐折枝花梳和曾侯乙墓出土的东周云纹梳更是令人惊艳。
  厚德载物 不改初心
  据悉,陈庆伟创业之初,资金匮乏,得到了木梳界、工商、人社等部门的帮助。
  陈庆伟表示:“我的创业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我的梦想就难以实现。所以我一直很感恩,并且也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尽可能回报社会。”
  临颍县巨陵镇油坊陈村,留守妇女和儿童居多。陈庆伟的企业创立,解决了当地20多人的就业问题,设立了贫困户就业岗位,每人每月收入3000元左右。并先后被授予“临颍县扶贫基地”“临颍县巧媳妇工程示范基地”等称号。
  谈到未来,陈庆伟说:“做好产品,首先要做好人。合法经营、诚实守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