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刘金玉:节约创新成能工巧匠 甘守清苦谱大美赞歌

2017-05-23 15:46: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刘金玉

   央广网河南分网5月23日消息(文/图 汪宁)在河南焦作九里山矿,每天天刚蒙蒙亮,该矿井上早班的工友总能看到修旧利废班班长——刘金玉拉着平板车来到矿车组,弯腰趴在刚刚升井的矿车边,用一只被磨得光亮的铁钩在矿车里刨来刨去。沾满煤灰的螺丝、生锈的道钉、变形的管卡、弯曲的夹板,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这些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只能上废品堆的废旧材料,在刘金玉眼中却是“宝贝”。他把这些废旧物资拉回车间,和同事们一起分类、除锈、正形、焊接后,让它们重返“工作岗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刘金玉,焦煤公司九里山矿供应科修旧利废班班长,自1988年调入该矿供应科以来,他就与“节约”较上了真,每天都在围绕修旧利废下功夫,开展增收节支、创新增效。2009至今,刘金玉带领修旧利废班累计修理、复用废旧物资价值1464多万元,减少矿井新材料投入约4392万元。

  有人说他是单位里的“聚宝盆”,也有人说他“死脑筋”、“大老抠儿”,经常在“蚊子肚里熬油,跳蚤腿上挖肉”……

  然而,对于刘金玉来说,厉行节俭已经融入刘金玉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他时常说,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企业一名员工,我们要自觉从小处着手,搞好节支降耗工作,最大限度地做到物尽所用,杜绝一点一滴的浪费。

几乎每天都能有新收获

废旧设备修复改造

  勤学苦练、苦心研究 巧手“抠”出聚宝盆

  2009年1月份,刘金玉来到刚刚成立的修旧利废班,看见车间小院西墙角的废品堆上,横七竖八胡乱堆放着几十个气压缸。一问才知道,那都是井下保险杠和双摆岔道上的,因漏气无法使用,正准备当成废铁处理呢。

  “这怎么能行?一个气压缸几百块钱先不说,要是在井下误动作,出现紧急情况,那是要出安全事故的!不行,我得把它们修理好!”说干就干,刘金玉找来废旧角钢、双向阀、截门、接头和液压表等,忙了半个多月,终于使一个个气压缸“起死回生”。

  “这几年,井下使用的200多个保险杠和双摆岔道气压缸,全部是刘金玉和班里的职工利用废旧材料修理好的,为矿上解决了安全生产的难题。”供应科副科长单志刚介绍说。

  当然,刘金玉修旧利废不止这一件。2010年12月的一天,刘金玉去掘二队办事,看到机电班的墙角堆放着5台布满煤灰的隔膜泵。一问,才知道这些隔膜泵已经“下岗”多时,过几天准备当废品上交。

  “太可惜了,一台6800呢!要是能把它们修好,就可以为矿上省三万多呀!”刘金玉自言自语道。返回车间不一会儿,他拉着平板车又来到掘二队,撂下一句“一个月之内修理好再给你们送回来!”就把5台隔膜泵全拉走了。

  从那天起,他找来有关书籍反复阅读,研究隔膜泵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向有经验的师傅学习基本维修技术。期间,没有配件他就自己加工,加工不了的小配件,他就自己掏钱去市场购买。经过反复试验,第21天,5台隔膜泵终于全部修好……此后的几年时间里,刘金玉和同事们一起,先后修复废旧隔膜泵289台,为矿上节约资金约196万元。

  “5年多来,我每星期都要去给刘金玉捡到的夹板、锚杆盘、螺丝等废旧材料称重量,这不,都记着呢!没有一个月低于1500公斤的。”供应科核算员谢秋良指着账本告诉记者。

精打细算过日子

清晨,迎着第一缕阳光,他来到升井的矿车中寻 “宝”

  厉行节约、勇于创新 企业里的能工巧匠

  刘金玉不仅是一个“节约标兵”,还是一个“创新能手”。

  2013年5月,刘金玉看到1000多根弯曲和堵塞的废旧钻杆即将当废铁处理,他就尝试着用手电钻钻通堵塞的钻杆,可是一根还未钻透手电钻就发热了,刘金玉感觉这不是办法,就决定自己研制一台钻杆疏通机。

  于是,他利用废旧槽钢、废铁板、轴架、机轴组合焊接,但经过试用,没有达到设计效果。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刘金玉日夜钻研摸索,后来他想到了移动定位法,终于克服了钻头的摆动和噪音,钻杆疏通机正式投入使用后,每天可疏通钻杆上百根。以每根钻杆价格75元算,一天就为企业节约资金近万元。

  2015年5月,刘金玉发现矿上准备把7000米的废旧钢丝绳当做废品处理掉,又开始了钢丝绳梯代替W钢带项目研制。经过一个多月的艰苦攻关,项目顺利完成。

  矿上原来用于井下支护的W钢带长4.4米,购进价格为每米38元,每片约167元。而用废旧钢丝绳制作的钢丝梯代替W钢带,每片可节约资金100余元,较以前使用W钢带每月可节约投入3.5万元。目前,焦煤公司已开始全面推广用钢丝梯代替W钢带,不仅让废旧钢丝绳有了用武之地,而且节约了大量的材料费用。

  索钻机在井下使用非常频繁,可它最大的缺点就是噪音非常大,这不仅会损害职工的身体健康,而且大家干起活来什么也听不到,还存在安全隐患。于是,爱琢磨的刘金玉又想到了改造锚索钻机消音器。

  2015年春节前,他拉了几台锚索钻机到班里研究。拆开钻机后他才发现,原来钻机上自带的消音器就是个滤膜,几乎起不到消音的作用。这可咋整?刘金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决定动手一试,自己制作消音器。

  为了做消音器,刘金玉查阅各种资料,反复试验。为了尽快做好消音器,他春节也没能回家和家人吃顿团圆饭。忙碌了几天后,刘金玉将做好的消音器放在地上,通过管子接到钻机上,虽然起到了降噪的效果,但是这种分体式消音器工作起来非常不方便。

  支拆应付可不是刘金玉的性格,他决定再继续琢磨。后来,又经过多次试验,体积小、效果好的一体式消音器终于制作成功了。这种消音器不仅起到了降噪作用,而且还有利于安全生产,提高工作效率。目前,刘金玉研制的钻机消音器已在全矿推广使用。

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废料,在刘金玉的眼中却是“宝”,并将它们分类整理,放置在宿舍内

  爱企如家、敬业如命 奉献精神

  爱企如家、敬业如命是刘金玉精神的本质所在。刘金玉用坚持以自己积极的工作态度影响激励着身边的每一个员工。由于井下巷道压力大,矿上4个掘进队每天要使用大量工字钢。面对小院里堆积如山、从井下回收上来的弯曲变形掉了梁爪的工字钢,刘金玉对工友说:“一线员工在井下施工,最危险的就是头顶那块‘天’!咱们要认认真真地把每一根工钢都校正好,把每一个梁爪都焊牢实,让他们在井下安安全全地工作。”

  酷热的夏天,他们头戴草帽;寒冷的冬天,他们裹着棉衣。每天调直和焊接工钢均有160多根。很多时候,因为工友下班生产急需,刘金玉就自己坚守在维修班的小院里一干就到大半夜,常常忘记了吃饭。

  在修旧利废的29年里,刘金玉技术创新54项,其中36项获“创新优秀奖”,4项获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并荣获“全国节俭养德先进个人”、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等多项荣誉。刘金玉用29年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铮铮誓言,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谱写了一曲不平凡的奉献乐章。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刘金玉精神的精髓。目前煤炭企业正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修旧利废工作更显得尤为重要。刘金玉没有太高的学历,但是他善于学习,他搞的技术革新,解决了很多生产难题。他很会算经济账,但他算账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了企业。”焦煤集团党委宣传部部长张嘉林说,以前煤炭企业效益好,家大业大浪费也大。现在煤炭企业遭遇寒冬,我们集团将继续号召集团员工学习刘金玉厉行节约的精神,使集团人心往一处使、劲往一块儿拧,个个争当增产节约、提质增效标兵,那么,无论煤矿有多么大的困难,我们最终也一定能够战胜!

  修旧利废,这本是一份再平常不过的工作,而刘金玉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却甘守平凡、寂寞、和清苦,依然不停止地学习、思考、奉献、和创造。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却用平凡的双手谱写了极其不平凡的伟大赞歌!

编辑: 李行
关键词: 中原出彩;刘金玉;节约创新;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