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频道 > 新闻中心

央广网

河南支青支边60年:峥嵘岁月谱赞歌 忠于祖国永不悔

2016-11-27 16:14:00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11月27日消息 (本网特别报道组)“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当年,中原大地一群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满怀激情和梦想,义无返顾地踏上向西的漫漫长路,奔赴新疆,把人生最美好的青春年华献给了大西北。
  60年过去了,荒漠变成了绿洲,戈壁变成了城市,青丝也变成了白发。
  如今,灿烂的中原文化已经被镌刻在新疆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历史也记下了河南支边青年在天山南北的戈壁荒漠上,用青春谱写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恰逢河南支边青年进疆60周年之际,河南省委宣传部根据河南省长陈润儿批示,组织大型采访团,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进行实地采访,挖掘当年河南热血青年听从国家召唤献身边疆的风采故事,弘扬他们热爱祖国、忠于人民、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展现河南人在边疆的风采故事!
  11月26日上午,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石河子市的新疆兵团军垦博物馆参观,感受解放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发展,了解1950年以来,无数内地青年在此奋斗的故事。60年来的光辉历史就此拉开......
   
  位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的军垦博物馆
  
  “白雪罩祁连,乌云盖山巅。草原狂风狂,凯哥进新疆!”历史的画卷从王震将军这首气概十足的诗中展开,在军垦博物馆一件件被展示出来的历史文物,无不宣示着从1949年到如今这段时间的辉煌与感动。
  
  1950年7月28日,王震将军一行来到石河子。面对着丛生的荆棘和满眼的荒漠,王震将军用马鞭一指,声音铿锵有力:“我们就从这里开始,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从此,数以万计的军垦战士将战马变成耕马,吃窝窝头,睡地窝子,在人迹罕至的戈壁荒滩,开始了兴建新城的壮举。
  
  1966年的正月初一,李宏伟和蔡湘瑛在新疆石河子,留下他们的结婚照片,这张照片也见证了两位河南支边青年的青春。
  
  如今,80岁的李宏伟、73岁的蔡湘瑛已青丝变白发。他们见证了石河子从只有几间破房和一望无际的芦苇湖成为联合国“人居环境改善良好城市”的变迁。
  
  刘荣誉,16岁就作为支边青年进疆,那时的他还略显稚嫩。
  
  军垦博物馆当中的震馆之宝,一件有着296块补丁的军大衣。足以看出当年的条件艰苦,支边青年的朴素奉献。
  
  农垦博物馆讲解员张楠,是地道的军垦支边第三代,她自豪地指着照片中自己的爷爷说:“第一排这位是我的奶奶,后面带帽子的老人是我爷爷,他们都是1956年来到新疆的。”张楠老家是河南柘城,从爷爷辈来到建设兵团,来到石河子,就在此扎根,自己是军垦三代。
  
  齐心协力支援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齐心协力支援新疆、建设新疆、保卫新疆
  
  河南支边青年同广大军垦战士一道,用汗水和智慧浇灌出兵团事业的美好前景,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以“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
  
  住苇屋、住地窝子,在不见人烟的荒原上,冒着大漠的罡风、漫天的黄沙,冬日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河南支青们拿起了坎土曼,抬起了筐子,开始了“农场基本建设”:烧荒、平地;排水、修渠;打苇草,治碱地;修路、盖房、建水库……
  
  60年,青春的汗水播撒在荒漠戈壁。他们学会了生产,他们收获了爱情,他们像红柳一样在戈壁扎下了根。繁忙的劳动没有磨去青春的光芒,集体的生活里留下了无数欢歌笑语。
  
  老人们聚在一起追忆支边60年
  浓浓的乡情,浓浓的思念,浓浓的回忆!在座谈会上,回首曾经的峥嵘岁月,当年的支青们激情燃烧,个个眼含泪水!
  1956年坐着老式木板火车来新疆的巩义人周新民,回忆当年初来新疆时,火车走在半路上停在了戈壁中,无数的河南人推着火车到新疆搞建设,后来他们在新疆,哪里荒芜去哪里。
  
  当年的支边青年、如今的古稀老人——周新民自编戏曲讲述支边故事
  
  当年的支边青年、如今的古稀老人——周新民自编戏曲讲述支边故事
  今年80岁的南阳新野县老人李宏伟,当年带着40人来到新疆,如今他用颤抖的声音读完日记《我的第二故乡石河子》。
  今年78岁的白秀荣是河南柘城县人,她他说当时最想家的时候,看到天上飞了一只鸟,都幻想着自己变成鸟儿飞回河南……
  
  追忆父辈支边故事,支边后代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意志更加坚定
  
  河南支青何颜禄:来边疆搞建设很有意义
  老人何颜禄向记者讲述曾经支边时的艰苦岁月:“1956年和爱人带着不满8个月的孩子来到新疆,在那个艰苦奋斗的年代,没粮食时就上山挖野菜,很辛苦也很高兴,因为大家都觉得是来边疆搞建设了,后来生活才慢慢好起来。
  
  热血支青马太生:献给边疆此生无悔
  今年75岁的马太生正是河南支边青年的代表人物之一。1956年6月,年仅15岁的他,响应国家屯垦戍边、建设边疆的号召,奔赴新疆建设兵团。在兵团,他历任班长、排长、政治指导员、经理、科长、副局长、政府办副主任、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和八师石河子市副秘书长。1959年,他被兵团授予兵团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称号;1960年,被自治区授予先进生产者光荣称号;1966年,被中共中央西北局授予财贸战线先进个人称号,还被共青团中央评为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份子。他在企业担任领导时,企业被评为新疆30面红旗之一,西北五省20面红旗之一;在担任八师石河子市党委和八师石河子市副秘书长期间,负责城市爱国卫生工作,石河子市连续多年被评为全国卫生城市、自治区文明城市;马太生本人两次荣获自治区创建卫生城市领导奖。
  “我们的父老乡亲没有忘记我们,我们十分感谢!来了60年了,我什么也不想,就想把兵团建设好,把石河子建设好,把新疆建设好,河南支青和便将人民一起把一个不毛之地建设成为一个美丽的兵团、美丽的石河子,青春无悔,此生无怨!回首往事,不因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忠于兵团、保卫祖国,我此生无悔!”虽然已年过古稀,马太生依然热血澎湃!
  
  不忘初心!如今,刘荣誉已78岁,老伴儿2000年去世,3个女儿都在石河子工作。
  
  老人用快板表演讲述支边岁月里的点滴故事
  
  六十年过去,豫剧也与5万河南青年一起,在石河子扎根。
  
  豫剧《朝阳沟》被支边后代不断传唱
  《朝阳沟》,《卷席筒》,《穆桂英挂帅》……在新疆也可以听到咱河南支边青年所唱的正宗的河南豫剧。这些支边青年的二代、三代都在传唱着豫剧经典。和豫剧一样,河南话也成为了当地的标准普通话。
  “献完青春献终身,献完终身献子孙。”用这句话形容河南支青献身边疆事业最合适不过。60年来,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沙漠周边、戈壁深处、边境沿线,河南支青用坚守谱写着一曲曲动人的生命赞歌,从青春到暮年,从青丝到白发,从曾经的孤身一身到如今子孙三代、四代都在边疆扎根、驻守,他们用一片热血和忠诚诠释了兵团精神和老兵精神。茫茫的戈壁上深刻着他们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生命与灵魂,祖国的边疆,因他们而如此精彩!

编辑:叶远

关键词:河南;支青;新疆;奉献;赞歌;爱国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河南省4个交通重点项目昨日开建 总投资83.3亿元

2016-11-27 11:03:00

河南:下周无强冷空气影响 局部地区有小雨夹雪

2016-11-27 11:01:00

河南首届最具影响力校长评出

2016-11-27 10:56: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