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发放首批精准扶贫贷款][狠抓脱贫攻坚措施落实]" /> 央广网

河南频道 > 新闻中心

央广网

“精准扶贫河南攻坚”系列综述之一

2016-08-11 08:50:00 来源:河南日报

  一人就业,全家脱贫。省委书记谢伏瞻在全省脱贫攻坚第一次推进会上说,劳动力转移就业是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贫困家庭的一个成员如果能掌握一技之长,实现转移就业,就能带动全家脱贫。

  通过转移就业,能再塑贫困家庭的“造血功能”,让更多的劳动力通过自己勤劳的双手脱贫致富。

  培训扶贫,让贫困劳动力拥有一技之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贫困劳动力进行精准培训,让他们掌握一技之长,是实现转移就业的基础。

  33岁的曹光显是夏邑县曹集乡曹西村人,因为没技术,曾经养过猪,种过土豆、大葱,都赔钱。2014年他免费参加县里“雨露计划”养殖培训班后,学到了养殖技术,养的猪再没有出现死亡现象,家庭当年就实现了脱贫。48岁的闫永亮是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人,2013年参加县里组织的建筑行业培训班,拉起一支建筑队伍,在家乡附近施工盖房,不但自己脱贫致富,还带动了30多个贫困家庭告别贫困。

  在我省,像曹光显、闫永亮这样通过政府组织的各类职业培训获得技能,进而脱贫致富的还有很多。仅“十二五”期间,我省扶贫部门实施的“雨露计划”,就对102万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培训。“雨露计划”技能培训全部免费,同时侧重于培训周期短、易学易会、脱贫增收见效快的“短平快”项目,让贫困劳动力不花钱,或少花钱就能学到实用技术。

  完善机制,建立就业服务“蓄水池”

  永城市黄口乡曹楼村是个贫困村,村里很多留守妇女手工虽好,却缺少挣钱的门路。浙江省义乌市一对外出口的贸易公司需要大量的珠子串,用到衣服、帽子上当装饰品。驻村第一书记姜清芳得知这一消息后,及时联系,与对方签订了供货合同。如今,村里100多个留守妇女从事串珠子,每人每天能挣100多元。

  一条信息给100多个贫困家庭带来了脱贫希望。但是,依靠这种形式转移就业,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而且劳动力的信息不停在变,就业岗位信息也在变。针对这种变动性,只有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保障机制,建立一方活的信息“蓄水池”,才能实现贫困劳动力与就业岗位的无缝对接。

  我省贫困县正在加快建设的基层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平台,就是这样的“蓄水池”。这一平台的各种数据信息中,有贫困劳动力信息数据库,有企业的岗位信息,还有各种政策和社会保障信息。贫困劳动力来到这里,可以得到从提供岗位信息到安排技能培训,从实现岗位就业到跟踪维护权益的一条龙就业援助服务。

  量身打造,让贫困劳动力精准就业

  贫困劳动力状况千差万别,实践证明,只有针对每个贫困家庭量身定做不同的就业方式,才能够真正实现脱贫。各种不同的精准就业方式,正在各地被“挖掘”出来:

  “走出去”,外出务工挣钱。这一就业方式适合家庭无后顾之忧,有技能的年轻人。但“走出去”也需政府主动、积极进行帮扶。各地正积极探索广开门路,构建就业“立交桥”,多途径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就业。几年前,西华县有一批人到浙江杭州开出租车,赚钱不少,县政府捕捉到这一信息后,及时在杭州成立了办事机构,建立起西华县与杭州联系的桥梁,吸引越来越多的当地人走出去。目前,有4000多西华人在杭州开出租车,并以良好的信誉和踏实能干的敬业精神,形成“西华的哥”的金字招牌。

  “引进来”,把企业引到家门口带动就业。太康县老冢镇刘寨村通过招商引资,河南大用集团在当地新建一个大型养殖基地,村里130多名贫困劳动力得到就业岗位,同时可以兼顾种地。

  “稳下来”,通过“企业+农户”、家庭作坊等,使不能外出务工的实现居家灵活就业。我省实施的“巧媳妇工程”,带动一大批妇女在家就业,实现脱贫致富。

  “拿出来”,把公益性岗位专门拿出来,政府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为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提供一些诸如绿化、清洁等类的公益岗位,使得年龄较大、身体偏弱的贫困人口都可从事。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脱贫之要。不久前的一项统计资料显示,我省430万贫困人口中未务工的占七成,转移就业的空间巨大,只要真抓实干,政府、社会、企业、个人形成合力,多想办法,多创模式,一定会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劳动力通过转移就业实现脱贫,创造美满的幸福生活。(记者 周岩森 李运海)

编辑:天天

关键词:就业方式;就业岗位;就业服务;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援助

说两句

相关阅读

杨春阳:从就业需求看中国经济

中国经济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和就业的焦虑。中央台中国之声刚刚报道了湖北孝感市委书记和市长在报纸上登出公开信,呼吁外出务工人员留在家乡就业创业。就业需求的压力和焦虑,必将始终与中国经济的发展同行;也和不断延续的中国经济奇迹相伴随。

2013-02-27 18:54:25

关乎饭碗的预测:2020年后未来就业发展三大趋势

回顾20世纪,工业化、创新和技术进步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财富,并大幅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就业本身在演变:穿衣吃饭这类基本生产所需的人力减少了。新经济下自主性劳动就业呈现四大特征    未来,高科技互联网公司+海量自主性劳动的就业方式将成为我国劳动力就业的一种重要形式。

2016-07-11 08:00:00

“找关系”就业如何走出“灰色想象”

近日,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唐骏就大学生就业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绝大多数人不认可“职二代”,也就意味着,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通过关系找工作,对这种就业形式存在“灰色想象”。

2014-05-28 09:01: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