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亿改造邓州城惠及40万居民
2014-07-31 08:34:00 来源:东方今报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据东方今报报道:清晨6点,家住新华路的刘大妈准时来到古场广场,此时,舞伴们已经跟着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广场、游园、城河、道路……提升改造后的40平方公里邓州城区,正以全新的城市范儿,惠及着这里40万居民。
【“回”形城河】
投资近4100万元再现清水长廊
7月29日上午10点,高温炙烤着邓州大地。邓州市团结路口,挖掘机轰鸣,40多名施工人员频繁上下外城河堤,冲刺治理最后800米河道。
施工队伍来自邓州市市政公司,他们从去年11月奋战到现在,完成施工的河段,污水已被截流,两岸护坡码堤,塑木护栏环绕,道路全新平坦。
“老邓州”李先生介绍,邓州“回”字形内、外城河全长1.1万米,是城市防御工程。其中内城河2775米、外城河8145米。明代时从6里外的刁河堰口引水入城,民国时从10里外的湍河引水入城,上世纪80年代又新增了引丹江湖水入城,内、外城河活水循环,一度成为一道独特的景观。
李先生说,最近几年,由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滞后,城河沿岸乱开发现象严重,城墙被蚕食,河道被挤占,绿地被践踏。尤其是沿河居民产生的生活污水,全部排入城河之中,使曾经碧水常清的城河,河道淤积,臭气扑鼻,蚊蝇滋扰。从去年11月起,邓州市政府共投资近4100万元,先后实施了水上房屋拆迁、引水入城、内外城河清淤疏浚及护砌河坡等一系列工程,力求再现“清水入城、碧水环流、绿树环绕”。
王娟是市政公司的员工,她介绍,外城河是内城河的活水来源,施工以来,他们把沿河数不清的排污管道,全部就近改入城市污水管网,8.1公里的外城河段,基本实现了清水长流。
今年3月出台的《邓州市内外城河管理规定》这样明确:组建城区河道管理所,增设15人的编制,清洁河道,加强巡逻;投资40万元沿内外城河修建垃圾池、摆放垃圾箱、设立宣传牌。
【新城形象】
建造160公顷湍河风景带
创国家园林城市
发源于伏牛山的湍河,自北向南流经内乡县、邓州市,在新野县注入汉江的支流白河,河水行至邓州城区自然转弯,在城市北部和东部形成了大片天然水域,给邓州市民带来了一个休闲纳凉的绝好去处。
与过去在杨树林中品茶下棋不同,市民张自谦的眼前,正出现一个精品园林——湍河风景带,其中A区和C区的施工,目前正在进行。
按照邓州市城市总体规划,5年之内,绕城而过的湍河两岸,将形成一个带状风景区,面积160公顷,水域面积60公顷,风景林及相配套的动物园、保龄球健身中心、高尔夫球场、苗圃、植物园、别墅区、商住楼等,都将惠及市民。
据了解,2011年以来,邓州市累计完成投资近亿元,新增城市绿地200公顷,使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36.73%、绿地率33%,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1.3平方米,均达到或超过了国家园林城市标准,城市绿化基本形成了乔灌木结合,树、花、草并茂,道路绿带、公园、游园、广场、风景带并存的生态绿化格局。目前,邓州市正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邓州市副市长吕志刚介绍,围绕建设丹江口库区区域中心城市的目标,近一年来,邓州在中心城区已完成投资36亿元,湍北新区“八路一桥”建设,穰城路、交通南路、人民西路等9条道路升级改造,团结中路区域综合改造和城市综合体建设工程,邓西湖湿地公园项目,雷锋广场建设,共同见证了新邓州的崛起。 □东方今报记者张定有 通讯员高松/文图
编辑:任伟
参与讨论
我想说
相关新闻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