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方城绣球树——世界独一无二!

2017-04-27 12:39: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春风荡漾惹人醉,醉了游人,也醉了河南的这株花。这株花叫白绣球,当地人给它开的花起了一个甜甜的、能引起儿时回味的名字:米花糖。远看,它是一个大大的米花糖,米粒与米粒之间流淌着浓浓的绿色汁液。

  这可不是一般的白绣球,它是大清的使者,把汉文化、汉典故传递到了盛世中华。公元23年,刘秀行军至河南省南阳市方城县独树镇的这个小山村,搬开一石得一井,取名扳倒井。后人为纪念刘秀,在此建了光武庙,庙内建有‘“接官亭”、“畅园”等人文景观,历代文化名人多到此游玩,留下了不少历史文化典故。

  嘉庆年间,一位巡抚南巡,路经河南鄢陵,遇到一棵奇花白绣球,倍感爱慕,便让随从把花起了,意欲栽到家中。当路过扳倒井光武庙时,被这里迷人的景色而陶醉。他对随从说:“奇花只能配胜景。”于是,这株白绣球便根植于这片文化沃土上,挥洒着无限的生机。

  嘉庆以来,扳倒井光武庙经历多多次火灾和人为的破坏,但这棵奇花白绣球都活了下来,每年都把一颗颗的“米花糖”滋养得圆润、洁白,散发着浓浓的香甜。

  在中原文化这部宝典里,珍藏着一个引人注目的典故叫“光武中兴“。人们注目这个典故不独因为光武帝治国的功绩显赫,更因为光武帝的创业经充满了神秘的色彩。

  位于河南省方城县东部的扳倒井村,就印下了光武帝的奇闻异迹。

  至今,村里仍然流传着:“二月二”香火盛会的习俗。每逢香火大会,村民门都组织唱大戏,舞狮子,放焰火,喜迎四方香客,汇集光武庙,朝拜光武帝。

  前来朝拜的人,一般都要经过午朝门进入光武庙。明末清初,扳倒井已成为中原九省南北交通要塞,清政府故在光武庙设立驿馆,其后,道光皇帝来此钦定为“接官厅”。经此过往的文武百官,都必须到光武庙朝拜,午朝门前,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相传,西汉前,村貌秀美,柳荫蔽日,绿溪环绕,故而得名“柳林川”。西汉末年,国戚王莽篡政,汉室后裔与王莽展开了激烈的皇位之争。公元23年,青年将领刘秀奉命率义军自宛郡出发攻打颖川,定陵,昭陵,昆阳四郡顽敌。兵经柳林,正直五月热天,刘秀命兵士入林小憩。寻水源至大石旁,半开大石,果有清泉,汩汩流出,兵马上千,临泉痛饮,士气大振。刘秀暗自惊喜:“真乃天助我也!

  公元25年,刘秀与洛阳称帝,号曰“光武”。公元28年,为平叛军,光武帝率兵重经柳林,觅泉解渴,喜得井泉,水涌抚面,不胜感慨,盛赞曰“扳倒井矣”。扳倒井由此而成村名。后人有诗赞曰:“英贤扳石得涌泉,魏武羞与比梅林。天公何缘偏钟秀,玄妙诱煞古今人。"

  井亭北边便是光武庙,据传,光武帝平叛凯旋后,仁政爱民,奖励农耕,厚谢天下,深得民心。村里乡亲感谢皇恩,又在井上建亭,亭旁建祠,留做纪念。

  宋时,金兵大举侵犯中原,光武庙毁于兵燹。

  中原安定后,村人重建光武庙,植松柏两行。

  清乾隆年间,庙中主持王来宾.张佩覆等筹备重建了光武庙,主要建筑有大殿,拜殿,山门,井亭,午朝门。增建了花园一处,花园南部有鱼池一,中间植有稀珍花木,白玉兰,绣球,海棠,紫荆等。花园北部是“接官厅”,始名“花厅”,又名“玉照堂”。明末迄今,庙中主持接待了费延厘,于谦,南阳知府顾嘉衡,傅寿彤。大清道光皇帝下榻玉照堂数日有余,清朝名官林则徐曾两次到访。著名学者李德炳,谢兴尧,现代名人领袖邓小平,刘伯承,陈赓等,数以千计的政要名流及文人墨客。名人诗词楹联字画已积满数箱。与其说此处是“驿馆”,倒不如称之为中原文化的一个“艺术馆”。

  其他地方虽说也有绣球树,但只能称绣球花,矮小不说且枝短花小。

  两千年来,扳倒井神气的先贤传说,秀丽的天然风貌,雄伟精巧的庙宇建筑,文化艺术的诗画精品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合成一稞艺术奇葩,在中原文化的百花园中烁烁升华。尽管屡遭兵燹,自然与政治风雨的多重洗涤与折磨,她都不甘沉沦不甘枯萎的生存着! (通讯员 贾锋)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文化;河南;方城;绣球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