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分网 > 文化

央广网

关注非遗:古老“皇家交响乐”藏身新密小镇

2016-06-30 09:49:00 来源:河南商报

  关注非遗:古老“皇家交响乐”藏身新密小镇

  乐队成员带上孩子们一起排练 记者 刘鸿翔/摄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邻居宋振亭闭着眼睛,哼着一种古老的曲子,随着节拍,重重拍打着膝盖,陶醉其中,身外无物。

  这是王国卿最早接触“超化吹歌”,那时候他年纪尚小,刚刚记事。

  他根本没想到,在自己生活的这个新密小镇上,居然珍藏着中国最古老的“皇家交响乐”。

  【历史】

  古老的“皇家交响乐”

  54岁的王国卿是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掌握着超化吹歌最难的管乐。

  吹歌,是吹奏乐和打击乐的组合,大约起源于商周时期,经乐府改编用于军队、出行、宴乐、宗庙祭祀等仪仗。其中超化吹歌这种“宫廷乐和佛乐结合”的风格大约起源于北朝,距今有1500多年,以管子为主奏乐器,辅以笙、笛、箫、韵鼓、大铙、碰铃等,素有“中国皇家交响乐”之称。

  长期从事超化吹歌研究、已经退休的新密市文化馆馆长钱林申说,北魏时期,好多乐奴被贵族家庭遣散,有的生活没有着落,就到寺庙里,所以寺庙就有大型乐队,保持了宫廷音乐风貌,而因为是在寺院流传,就融入了部分佛乐。

  新密市超化镇上,有个超化寺,如今属于少林寺的下院。当地史志载,明景泰年间,一位祖籍密县(今新密)的翰林告老还乡后,前往超化寺参拜,将吹歌技艺传授给超化寺的僧人。明朝末期又由超化寺中僧人传给了当地百姓,从此流传民间。

  而超化吹歌,在民间落地生根,又加入了民间音乐的元素,最终,既有宫廷音乐的优雅,又有佛教音乐的空灵,以及民间音乐的质朴。

  【魅力】

  曾在俄罗斯震惊老外

  在当地村民心目中,超化吹歌是很神圣高雅的。他们平时的演出,还保存着先秦古风,如同唱《诗经》一样,只用在朋友拜会的时候。“双方着正装,在家中上房相见,然后相对演奏一曲。”王国卿说,另外就是在正月重大祭祀时才演。

  1980年,开封曾经举办过一场文艺汇演。第一天的演出结束,其他9个县的队伍都到汴京公园演出,唯独没有给超化吹歌派任务。

  除了表演方式的传承,超化吹歌的乐器、乐谱,都是中国最古老的。因此,还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

  目前,吹歌队里有两支铜管是祖传的,已经有350多年。其他地方的管多是木管,上细下粗,他们的是铜管,上粗下细。和木管相比,铜管发出的声音高亢嘹亮,能吹出余音绕梁的感觉。而且演奏时要同时有两支管子,一个高音,一个低音,这在全中国其他的吹歌中是绝无仅有的。

  最特别的是,他们的乐谱一直是口授心传,用的还是中国最古老的“工尺谱”。王国卿说,比如65321,他们对应的乐谱就是“尺上四合凡”。

  2013年9月2日,“超化吹歌”出现在俄罗斯莫斯科红场的国际军乐节上。一天内有不同国家的文艺表演,而“超化吹歌”大受欢迎,破例天天演出。“用超化吹歌给少林武术配乐,效果特别好,当地民众非常震撼。”省文化厅副厅长康洁说。

  【守护】

  濒临失传,又被抢救

  就是这样古老珍贵的音乐,却曾经面临失传危机。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些都成了“四旧”,不少乐器被砸,一些老艺人想尽办法保存了一些。王国卿的岳父麻黑是一名音乐教师,知道这些东西的珍贵。他把一支铜管藏到房顶隔板上,才免遭劫难。之后,有将近20年的时间,超化吹歌几乎绝迹。

  当年,乐队里的“黄金三角”,是宋振亭、孙德云和张振恒。宋振亭和孙德云吹管,张振恒吹笙。

  王国卿的老师,就是张振恒,也就是他,记住了超化吹歌的全部乐谱。

  这其中,还有一个人功不可没,就是钱林申。

  上世纪70年代后期,钱林申就来收集超化吹歌,他用录音机把张振恒所唱的录下来,再整理记录出来,并对超化吹歌加以完善。

  2006年起,超化吹歌陆续成为省级、国家级非遗。如今,超化镇有四五十人参与排练。

  【传承】

  不少年轻人加入

  只有两人学习吹管

  王国卿说,现在村里能演的人不少,但最难的是管乐的传承。

  无管不成吹歌,而恰恰这支管子是最难学的。首先是特别费劲,一般人根本吹不起来,不到一分钟,嘴都累得不行了。中央音乐学院专家胡子厚曾经试过吹这种管子,最后只能摇头。

  “年箫月笛当下笙,三年管子不中听”,王国卿说,也正因此,吹管的传承人尤其难找。幸好,现在还有两个人跟他学。

  吹管难,做管子的哨片更难。制作哨片需要用山涧芦苇根部第三节,先用刀片把皮去掉,用纱布或者涩豆秧磨,再下水煮软,就可以焙了——把烙铁熨热,纸往上一放,以纸不能泛黄为准,熨烫后,烧烧,刮刮,吹吹,啥时候能响了,再慢慢磨匀,就可以定音了。整个过程非常费事,“十个里边也成不了一个”。

  正因如此,每个吹管子的人,都把哨片看得极其宝贵。有一次去演出,王国卿坐的是货车,上车时,衣服被车斗卷住了,里边装着哨片,他伸手就去护,手一下子被绞得直流血。

  “可以说,乐队里每个人对超化吹歌都是爱如生命。”目前,这些传唱超化吹歌的农民,每周会抽时间固定两次排练。他们对传承的重视,也让不少年轻人加入进来。负责吹笙的宋俊忠的三个孙子和一个孙女,都已经练了多年,最小的孙子宋星启只有10岁。

  【征集】

  身边有非遗

  请联系我们

  由河南商报联合欧凯龙共同打造的“首届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将于7月16日、17日在郑州欧凯龙东区旗舰店举办。

  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遗,特面向社会征集“身边的非遗”配套活动,河南商报将选择亟须保护的非遗线索报送省市非遗保护部门,同时将择优在非遗展上进行展出。此外,如果您对非遗保护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也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将您的意见和建议一并转至省市非遗保护部门。

  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为保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心尽力。记者 李肖肖/文 记者 刘鸿翔/视频

编辑:胡晓辉

关键词:非遗;哨片;1980年;超化吹歌;皇家交响乐

说两句

相关阅读

宋室风筝传承千年 看一眼天能做出最合适的风筝

宋天亨的曾祖父宋学义只在业余时间做风筝;爷爷宋炳南,善扎“马褂”风筝;父亲宋俊德,善扎立体风筝且体型较大。”   1986年,宋天亨所在的厂子彻底发不下来工资了,为了养活儿女,他一咬牙,在当时位于西大街的家里卖起了风筝。

2016-06-29 16:19:00

关注非遗:是我们在拯救手艺人 还是手艺人在拯救我们

2016-06-24 10:40:00

关注非遗:非遗保护10年 从“高冷”到深入人心

2016-06-24 10:36:00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央广网官方微信

手机央广网

点击排行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807188 新闻热线:4008000088 E-mail:4008000088@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京ICP证150508号 京公网安备11040202120007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介绍 | 央广网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