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生活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文化

孙中山与辛亥风云中的豫籍英烈

2014-07-02 16:08:00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和他领导的伟大革命,曾感召和激励了无数的豫籍仁人志士投身其中。辛亥风云中那些烽火与硝烟下的波澜壮阔、喋血与继起中的悲壮豪迈、阴霾与黑暗间的抗争呐喊,曾在豫籍英烈人物身上粉彩呈现,限于文章篇幅,难尽数列举,仅对以下张钟端、夏述唐二烈士略作详呈,以代表之。

  一、孙中山革命精神陶冶下的河南辛亥起义英烈张钟端

  河南辛亥革命义军总司令张钟端,字毓厚,号鸿飞,1879年生于河南许昌县。父亲张增福为乡村医生,尚医济世,存世有限的史料记载:“其父张增福,医术高明,某年冬夜,为州官所召,辞以老病未至。不久被借故拘留数日。愤而呕血,怀恨以终”。母亲杨氏,贤明练达,自奉俭约,课子甚严。张钟端自幼聪颖,未入学堂,身从父教,13岁时以第一名成绩考中秀才,轰动乡里。后赴开封应试,遇富孀马青霞(赫赫有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辛亥革命女志士),在青霞资助下读书。1905年,张钟端考取官费留学,赴日读书,(一九○六年,设在开封演武厅的河南武备学堂,已开始选派学员赴日本留学)。抵东京后,和其它一些进步学员一起受到孙中山先生的接见。据文献资料记载,孙中山曾对这些赴日学员慷慨陈词:“清朝政府政治腐败,压迫剥削,视人民如牛马,若不将清朝推翻,我们永无翻身之日。你们参加革命,我们是欢迎的。尤其是你们直鲁、豫三省的人,忠诚、朴实、勇敢,多是豪杰之士。欢迎你们加入同盟会。”在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教导和影响下,不久,开封去的五十名学员中,就有张钟端、陈伯昂等十七人参加了同盟会。

  1907年,张钟端在马青霞资助下,与留日河南籍同志创办《河南》杂志,宣传革命。在一九○八年五月出版的第四期《河南》杂志上,明确提出,要革命,“一纸请愿书,固为无效,即以多数舆论,多数政党而徒为是和平之行动,其要求亦必无功。故欲大告成功,完全以达其要求之目的者,则舍革命军而外,更无他道以处此也!盖吾为此言,吾非好为暴动而不惜流血之惨状也。吾实见其非此不足以达此目的。”张钟端任总经理,亲自撰文,在《河南》上先后发表《平民的国家》、《劝告亟行地方自治理由书》、《蝶梦园诗话》等文,主张彻底之“平民的国家”,倡言:“今此数千年专制之恶政府,挟其威,操其武力,以肆行漫无拘束之势,我平民一旦欲解其权,扫其威,使其与我平民相等……舍革命军而外更无他道!”在清政府专制之下,非胆识具备者,不能发此论也。

  辛亥之时,全国义旗高展, 张钟端受孙中山先生之命,返回开封发动起义。河南地处中原,京汉铁路中贯全省,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早日夺得河南省的政权,张钟端特受孙中山及同盟会总部指示,由豫西绕道回开封(当时河南省会)。当时在省的同盟会同志已组织同盟会河南分部,于开封公立法政学堂(在今开封市博物馆院内)、中州公学(在南关繁塔附近)及开封优级师范学堂(即现在前营门开封医专校址)三处分设机关,张钟端到开封后,河南同盟会分部开会一致推举其为河南革命军总司令兼都督。张钟端联络新军、警察、仁义会、陆军小学、商学各界、民军等,拟于1911年12月23日(冬至)巡抚齐耀琳出城祭天时,将其刺杀,宣布河南独立。因同盟会内情及起义计划为内奸柴得贵探悉,事未成,为清军所擒,齐耀琳命人会审张钟端。张在受审时遭严刑拷打仍毫无惧色,慷慨陈辞: “人心思汉,胡运将终。武汉振臂,全国景从,我豫绾毂南北,举足轻重……此间同志谋据省垣,共图大举。成则促鞑虏之命,败则为共和之魂。”问同党几人,答:“除满奴汉奸外,皆是同党”,12月24日晨6时殉难,临就义时凛然高歌,慷慨悲壮。行刑之际,朔风怒号,大雪飞舞,天地阴暗。当时挽诗有“白沙盈赤血,飞雪幂横尸”之句,盖纪实也。烈士遗骨在义地埋葬时原有两坟,树有短碣,一刻“诸烈士墓”,一刻张钟端烈士墓。迁葬时开圹只有一棺木,尸骨零乱,无从辨认,不得已,乃合置一棺内,成为一冢。墓虽建成,而修纪念堂、陈列馆、烈士祠等,迟迟未能实现,至于墓西之纪念塔,原为冯玉祥主豫时为纪念其友人成慎师长于一九二八年所建,建烈士墓后,才改称为辛亥革命河南十一烈士纪念塔。

  孙中山先生对张钟端等人的牺牲十分悲痛,亲派陈伯昂及张钟端之弟张钟灵赴日本东京,接钟端家眷千装伦子及二幼子来华(钟端在日期间与日本女子千装伦子恋爱并结婚。1911年10月10日,武昌首义当天,张钟端之妻伦子在日本生下双胞胎男孩)。

  二、孙中山影响和倚重的辛亥革命豫籍英烈夏述唐

  夏述唐是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生前曾受中山先生倚重。夏述唐(1888—1920),原名夏鸿逵,又名绍虞,字述唐,河南省息县白土店乡夏寨人。述唐自幼聪慧,听邻塾儿童读书,仿诵,不遗只字,塾师奇之。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18岁的夏述唐考入河南省陆军小学(开封),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河北保定陆军军官学校速成班。毕业后,他又获得公费留学日本的资格,来到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其间,他加入孙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改名绍虞,号述唐。他积极宣传民主革命思想,从事推翻满清封建统治的革命活动,且因学识渊博、才干卓越而为孙中山所倚重。在阴霾密布的晚清王朝,在硝烟滚滚的辛亥时期,他始终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所信赖和垂顾的风云人物。

  1911年10月10日,武昌举义,辛亥革命爆发。当时,远在美国的孙中山电催日本东京的同盟会总部,号召留日学生回国革命。夏述唐闻讯后,欣然表示:“献身国家,此其时矣!”遂与河南留日陆军军官学校速成班学生共30多人回国,参加这场伟大的革命斗争。

  1911年底,夏述唐抵达上海,见到了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他慷慨陈词,表示愿为革命前驱,率领革命军北伐推翻满清封建统治。孙中山即以回国陆军学生为骨干,组织北伐先锋队和威武军,并任命夏述唐为威武军步兵营营长。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诞生。为保卫革命成果,夏述唐率部参加了汉阳龟山之战。而后受孙中山指令率军北伐,兵至河南信阳武胜关、柳林和李家寨一带,与北洋军驻信阳的李纯部对峙。2月,清帝退位,南北议和告成。袁世凯爱惜夏述唐的才干,对他着意拉拢,并许诺一师精兵,让他担任师长,驻防外蒙古。夏述唐不为所动,矢志追随中山先生革命,断然辞拒。后来,他被中山先生得力干将革命军总指挥黄兴委以江防工作,在南京、九江一带从事革命活动。

  1913年7月,孙中山在南方发动“二次革命”,袁世凯调兵镇压。孙中山、黄兴等任命夏述唐指挥南京战事,终因力量悬殊,革命军败,夏述唐随黄兴避难日本。

  1914年7月,孙中山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夏述唐积极参加。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夏述唐从日本返回上海,与革命志士相谋起事,反对袁世凯称帝。

  1915年12月25日,蔡锷在云南起义,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初,夏述唐随即参加反袁护国战争。袁世凯倒台后,夏述唐力主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坚决拥护孙中山的革命立场,并多次拒绝北洋军阀的拉拢和利诱。

  1917年7月,孙中山在广州成立护法军政府,自任大元帅,护法运动开始。夏述唐被任命为护法大元帅府参谋主任兼警卫军第一统领,后又任滇军第九混成旅旅长。12月,他率部由广九铁路赴石龙,转经惠州,进攻潮安。不久,第九混成旅改为靖国军第六军第一旅,夏述唐继任旅长,授少将军衔。北伐讨段后,他率部进入福建,转战千里,攻占诏安、东山等10余县。

  1918年3月,夏述唐率部移驻漳树,致电孙中山:“群奸乱国,颠覆法纪。闽寇方张,粤滇两军盛情益洽,杀贼决心,矢诸天日,即行开赴前敌,待命攻击。”本月23日,孙中山致鼓励夏述唐决心攻闽电:“该旅长激励士卒决心杀贼,义勇飚发,至为嘉慰。唯师克在和,据称滇、粤两军感情益恰,自能同心灭敌。”5月初,夏述唐率部赶赴老虎关扼守。北洋政府将领臧致平率军反攻,向黄岗、镇平发动突然袭击。夏述唐率领军队击退北洋军,23日攻入云霄,后进至漳州。29日,上海《民国日报》发表夏述唐檄告八闽北军,护法救国,无分南北。孙中山辞职后,曾到福建慰劳靖国军,夏述唐致电孙中山,愿为民主共和再立新功。

  1918年10月,孙中山在上海把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夏述唐又及时加入了中国国民党,成为中国国民党的早期党员。

  1920年8月,孙中山重返广州,就任非常大总统,领导第二次护法运动。夏述唐通电拥护孙中山,表示“谨率所部,服从中山先生命令,一致讨贼,蹈火赴汤,义无反顾”。由于广东军阀陈炯明从中作梗,加上受北洋军所迫,夏述唐部退至福建东山岛。北洋军阀李厚基得知后,派臧致平军会同洪兆麟军,前后夹攻。夏述唐被困,率部从海道乘帆船抵达厦门。其行动又被北洋军侦知,再次遭到围困。11月23日,李厚基与卫队团长王献臣合谋,召夏述唐进入官署谈判,并命卫兵埋伏于穿堂左右,夏述唐中计遇害,殉国时,年仅32岁,正是如诗般的青春年华,却不幸凋谢在革命尚未成功之时。

  孙中山得知夏述唐被害的消息后,极为痛惜,挥笔写下了“碧血黄花凋零,革命重大损失”的挽联,以示对夏述唐将军的褒奖和怀念。(尚伟华 李鹏)

编辑:任伟作者:

参与讨论

我想说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