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首页

一键登录

首页  |  快讯  |  新闻  |  评论  |  财经  |  军事  |  科技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文史  |  公益  |  女性   |  旅游  |  汽车  |  图片  |  视频  |  社区

河南分网 > 文化

孙中山为刘青霞题写“天下为公”

2014-01-07 09:03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说两句  分享到:

安阳师范学院副教授李桂枝

马家绣楼—马青霞故居

马氏庄园一角

袁世凯之墓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在辛亥革命波澜壮阔的历史上,有两位女性声望极高,一位是秋瑾,另一位就是刘青霞。“南秋瑾,北青霞”,曾是当时传遍大江南北的声音。

  1877年,刘青霞出生于河南安阳县蒋村的一个官宦之家,她从小受过良好的私塾教育,其父是两广巡抚马丕瑶。马丕瑶为官清正廉洁,马家乐于济人的家风,铸就了刘青霞乐善好施的品性,也使她很早就开始关注政治和社会形势,常怀忧国忧民之心。

  1895年,18岁的她嫁给尉氏县豪门刘耀德,改姓刘,故人称刘青霞。25岁时夫亡,刘青霞开始步入社会,参加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

  1907年,刘青霞随兄马吉樟携义子鼎元东渡日本,成为她一生中重要的转折点。在东京,她接触了孙中山及同盟会人士,通过与留日进步学生的频繁接触,深知清王朝的腐朽没落,逐步接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并加入同盟会,成为一名社会活动家。留日期间,她了解到豫籍留日学生中的同盟会会员因缺款不能办《河南》杂志,遂慷慨捐资,使该杂志在东京出版。她与友人在东京创办《中国新女界》月刊,宣传妇女解放思想。刘青霞的日本之行,奠定了她革命思想形成的基础。从此她全身心地倾注在推翻清王朝和建立民国的事业上,并捐出大量财产支持革命事业。

  回国后,刘青霞又捐巨款资助同盟会河南支部在开封开设的“大河书社”。1908年,河南创办的公立中州女子学堂附小的创办人之一便有刘青霞。1909年,刘青霞在尉氏县创办了华英女子学校,这是当时河南省的第一所女校,后又捐地2公顷,兴办蚕桑学校。她还出资先后在尉氏县开办刘氏小学堂、孤贫院、平民工厂,还在贾鲁河上建造了歇马营大石桥。

  民国初年,刘青霞曾两次赴上海晋见孙中山,并通过马吉樟掩护同盟会成员从事革命活动,并捐巨资作为武装起义经费。在国内,刘青霞享有很高的声望,她曾先后被聘为北京女子法政学校校长、北京女子学务维持会会长、北京女子参政同盟会会长、河南国民捐总经理等职。

  1922年,冯玉祥任河南督军,刘青霞毅然将全部家产捐给国家,以作为河南的办学经费。1922年末,刘青霞因长期在艰苦的环境下生活和为社会、为革命奔走操劳,积劳成疾,不久病逝于安阳,年仅46岁。

  19世纪末20世纪初,正是中国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社会转型期改革思潮的激荡,使刘青霞由被动转变为主动地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从而使她成为中国近代史上为数不多的爱国革命女性之一,成为辛亥革命时期与秋瑾齐名的杰出的妇女活动家、教育家、政治家。她的一生,坎坷传奇,胸怀天下,孙中山亲笔题写“巾帼英雄;天下为公”盛赞刘青霞。

  走进安阳马氏庄园马家绣楼,迎面可以看到墙上并排悬挂着马青霞和秋瑾的遗像,遗像的上边就是孙中山题写的“天下为公”。

  马氏庄园位于安阳境内的蒋村乡西蒋村,为清末头品顶戴两广巡抚马丕瑶的故居。马氏庄园既有典型的北京四合院宽敞明亮的建筑风格,又有晋商大院深邃富丽的建筑艺术,还有中原地区蓝砖灰瓦五脊六兽挂走廊的建筑特色,被包围在浓烈的文化氛围之中。抬头低首之间,到处可见劝人读书、向善的楹联,还有古色古香的书塾和读书楼以及要求非常具体又非常严格的马氏家训等。

  走进古宅,仿佛走进了清末那个陌生的年代里,古宅里的建筑物就是那个时代的雕像,是那个时代政治、经济、民俗、审美、文化的集中体现。置身其间,不难找出马氏庄园的主人马丕瑶四子三女个个成才的原因。

  马丕瑶三女儿马青霞曾经在马家绣楼居住多年。追溯刘青霞的一生,有其不幸的一面,也有其幸运的一面,而且幸运占主导地位。不幸的是刘青霞丈夫早亡、膝下无子,25岁的刘青霞成了拥资千万的富孀。命运多舛、郁郁寡欢之际的刘青霞,不仅没有得到刘氏族人的同情,反而遭到刘氏族人的嫉妒、谩骂,甚至要将她“扫地出门”。究其原因在于封建传统观念作祟,更主要的是她一次又一次为社会公益慈善事业、教育事业及革命大业捐献巨款,激怒了刘氏族人。他们先告她“私通革命党”,再告她“明为捐款修筑铁路,暗为支持国民党反对北洋政府”。结果刘青霞两次被清朝政府及袁世凯北洋政府逮捕入狱,皆由其兄马吉樟从中周旋,鼎力相救,方得以脱险。幸运的是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刘青霞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毅然追随兄长马吉樟东渡日本,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献身革命,矢志不移。

  到了安阳,提到辛亥革命和民国,还有一个不可不去的地方,那就是袁林,是袁世凯之墓,位于安阳洹水北岸太平庄。

  袁林于1916—1918年由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筹资兴建,墓冢是仿美国第十八任总统格兰特濒河庐墓的形制修成,为内包水泥,外砌石墙的独特欧式风貌。

  追溯袁世凯的一生,安阳师范学院历史系副教授李桂枝用“冤大头”三字予以概括。

  科举不利,袁世凯投笔从戎。他投奔的是庆军统领、正在登州帮办海防的干爹吴长庆。之后朝鲜发生事变,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袁世凯成了李鸿章在朝鲜的总代理,小伙子做事虎虎生风,人称虎头。问题是李鸿章的外交乃是蛇尾。于是清朝抗日援朝终成虎头蛇尾。不过袁世凯个人还是有斩获的:一是朝野中人对他刮目相看;二是朝鲜乃他的实习基地,之后他在大清舞台上的成熟与干练即得益于此。

版权说明: 转载须经版权人授权并注明来源。联系电话:010-56807262

编辑:任伟

头条推荐

关闭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