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红色兰考 追寻焦裕禄精神

2019-03-28 09:38: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月3月28日消息(焦宏昌)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出发吧少年》栏目,共同组织开展了一场红色研学之旅。

  本次的研学主题是:红色兰考 追寻焦裕禄精神。研学旅行开始之前,花儿班的学生们就在班主任何亚珂的带领下,了解了本期研学旅行的课程特色,并明确了研学目标。对于此次研学之旅,学生们都充满了期待。

  研学旅行的第一站是焦裕禄纪念馆。一到这里,学生们立刻变得庄严起来,当他们得知焦裕禄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19.64米,是为了纪念焦裕禄同志1964年去世所建时,都不约而同的在研学手册上记录了起来。对于碑文上记载焦裕禄同志治理三害的相关事迹,学生们也认真的做着笔记。这样的学习态度,让在场的游客连连夸赞。

 

  随后在园区工作人员的组织下,学生们在焦裕禄同志墓碑前深深的三鞠躬,表达了对焦裕禄同志的敬意!在班主任何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围着焦裕禄同志的墓碑缓缓走了一圈,相信这样的仪式在学生们的心里也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研学旅行的第二站是兰考县展览馆。一进入展览馆,学生们就被大厅的浮雕震撼了,整个画面生动形象的展现了焦裕禄同志和劳动人民一起治理风沙、盐碱、内涝的劳动场面,体现了他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何老师给学生们介绍了焦裕禄同志身上所发生的故事以及他所体现的精神,学生们认真的听着讲解,仿佛又回到了焦裕禄同志生活的年代,也开始一点点了解焦裕禄同志的一生。随着一段段文字深入和一个个实景照片的展现,学生们更能想象到当时恶略的生活环境和艰苦不易生活条件,也更加懂得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

 

  参观完展览馆,何老师让学生们谈一谈感想和启发,学生们争相恐后的发言,有的说焦裕禄艰苦朴素,一心为民,有的说焦书记言传身教,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还有的说焦裕禄非常的平易近人,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向一些农民工和老人请教,该如何治理好兰考。

  研学旅行的第三站是了解民族乐器,学生们首先来到了民族乐器加工车间,亲眼目睹了乐器的制作工艺及流程,了解了乐器的发声原理。知道了古琴有七弦组成,发出的声音低沉稳重,古典大气,是古代贵族的专用之物。在老师的提问下,学生们知道了中国乐器有哪些,与乐器有关的成语是什么,这正是体现了研学旅行的意义。

  从乐器加工车间出来,学生们来到了中国民俗乐器村—徐场村。在这里大家了解到古代音律分为五音和十二律,五音即宫、商、角、藢、羽,村子里有这五个音的建筑物,研学导师给学生们布置了寻找任务。一进村子,学生们就发现这里每家每户都有制作古筝的房间,学生们很快就找到了这五个字的建筑,也认识到了这五个字的由来,真是体现了在游玩中学习在学习中游玩。

  研学旅行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游戏环节。这是一个需要团队合作的游戏,一根超大的毛笔上面有10根绳子,需要10名同学齐心合力,使用不同的力,来写出需要完成的字,写什么字好呢?何老师脱口而出“你真好”,同学们立刻开始行动起来。一开始还真是不好写,每个人都不知道劲儿该往那里使,写出的横不是横,竖不是竖,但经过同学们的摸索与实践,终于明白了这是需要同学们齐心合力才能完成的,而且还得观察到位,同学们手中的绳子随着笔顺,该松的松,该紧的紧,只有完美的配合才能写出来漂亮的字。

  研学旅行结束之后,同学们都分享了自己的研学收获,或许这就是研学的意义所在吧。正如老师何亚珂所说:“知识+见识=智慧”。此次的研学旅行,同学们把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变成了生活中灵活的能力,把书本上固定的文字变成心海里流淌的素养。学校的每次研学旅行,都是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全面塑造与提升,也更加体现了该校“独具特色,全面发展,赢在起跑,强在基础”的办学优势。

编辑: 彭华

红色兰考 追寻焦裕禄精神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河南省实验中学思达外国语小学联合河南广播电视台公共频道《出发吧少年》栏目,共同组织开展了一场红色研学之旅。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