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软刀子扎人更可怕 家长:别用软暴力惩罚孩子

2017-08-15 09:58:00来源:大河报

  软刀子扎人更可怕 家长:别用软暴力惩罚孩子

  核心提示|孩子因染发被父亲赶出家门,近日该事件在网络中引发关注。怎么教育不听话或做错事的孩子?大河报记者调查发现,在惩罚犯错孩子的过程中,许多家长选择用软暴力的方法,这样真的有效果吗?

  事件|孩子因染发被父亲赶出家门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近日,“孩子因染发被亲生父亲赶出家门”的事件吸引了许多网友的关注。

  事件中的16岁男孩生活在单亲家庭中,与父亲缺少沟通。同时,恨铁不成钢的父亲对他要求严格。孩子因为染发后拒绝剪掉头发而惹怒父亲,结果被父亲赶出了家门,被迫在外游荡了两天。多次恳求父亲让他回家无果后,又累又饿的他只好报警求助。在民警的耐心开导与劝说下,孩子父亲才答应原谅孩子,让孩子回到家里。

  对此,网友们看法不一。“才16岁,孩子父亲就放心让他在外游荡两天,不怕遇上坏人啊。”“把孩子赶出家门还不如打他一顿,让他长长记性呢。”

  走访|不少孩子曾被父母实施软暴力

  17岁的陈志(化名)是某校高二学生。他表示,自己也曾经历过和事件中的男孩一样的事情,不过父亲将他锁在门外是因为在一次考试中他的成绩退步了好几十名。

  “其实不是我不想好好学习,而是压力太大,那次考试没有发挥好。”提起自己压力的来源,陈志表示,繁重的学业是一方面,家长过高的期望也是一方面。“每次成绩有退步,他们不打也不骂,就只是不和我说话,一副失望的表情,这比痛痛快快地打我一顿还让人难受。”

  大河报记者通过走访了解到,像陈志这样经受家庭软暴力的孩子并不在少数。“女儿今年十几岁了,小孩子有了自己的心思,再打骂就不合适了。再说打孩子做家长的心里也不好受。只能疏远她,让她自己反省。”今年39岁的张女士说。

  而说到选择软暴力教育方式的原因,大多数家长表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舍不得动手打孩子,或者觉得体罚是一种很落后的方式,于是选择了软暴力的教育方法,希望既不伤害孩子的身体,又能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改正。

  真相|软暴力并不“软”

  但,家长对孩子实施软暴力,真的能达到教育目的吗?

  据了解,软暴力是指采用冷漠、疏离、拒绝交流的态度对待孩子。同时,对孩子过高的期望和高标准严要求,也会在无形中形成软暴力。

  对此,郑州市青少年维权及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袁林芳表示,软暴力其实并不软。“孩子最信赖、最依赖的人就是家长,所以家长的软暴力会使孩子缺乏安全感和自信心,处于一个无助迷茫的状态。孩子长期面临软暴力,没有发泄缺口,严重时甚至会让他们产生抑郁心理和暴力倾向。很多青少年犯罪,大多数都与家庭存在软暴力有一定的关系。”

  教育专家也认为,无形的软暴力有时比拳打脚踢更具有杀伤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永久的伤害。

  提醒|远离软暴力,做智慧家长

  既然软暴力不可取,家长应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注意什么?袁林芳给出建议:多学习、多观察、多交流,做智慧家长。

  在他看来,教育之道是门大学问,关于教育问题,家长不能放松警惕,要在孩子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学习教育知识充实自己。“只有明智的家长才能培养出优秀的孩子。”

  许多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却往往会忽视孩子的一些小变化。其实家长要多多关注孩子的变化,及时捕捉孩子身上可能会酿成过错的苗头。“有些时候孩子不善于和家长谈心事,什么想法都藏在心里,久而久之既不利于孩子成长,也不利于家长教育开导。这时,家长就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观察孩子的状态,而不是不管不顾,等着孩子找上门谈心事。”

  袁林芳提醒,父母在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沟通的重要性。不论孩子是否犯了错误,都要和孩子保持经常对话沟通。从话语中琢磨孩子的小心思,更好地融入孩子的世界。当孩子犯错时,也要第一时间进行沟通,而不是疏远孤立或拳打脚踢。“软暴力伤心,硬暴力伤身。都不利于孩子成长。”记者谭萍实习生刘芊芊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孩子成长;孩子父亲;家长选择;家长教育;软刀子

软刀子扎人更可怕 家长:别用软暴力惩罚孩子

教育专家也认为,无形的软暴力有时比拳打脚踢更具有杀伤力,在潜移默化中给孩子带来永久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