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消化内科医生郝建云,十一期间坚守岗位,在病房巡诊,查看患儿病情。本报记者 方非摄
  本报记者 刘欢
  5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楼二层的消化内科病房里,主治医师郝建云像平时一样忙碌着。这里住着20位不能回家过节的小患儿,郝建云正是他们的“守护者”。
  早晨不到8点,郝建云带着四五名住院医师,开始了当天的第一轮交班查房。“一床是肝损害的孩子,正在进行对症的保肝治疗,大便正常。”“三床是过敏性紫癜患儿,昨天喝完米汤后没有明显的腹痛、腹胀,今天可以喝米粥了。”
  14床是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孩子,这两天病情明显好转。郝建云走上前,弯腰给这个5岁的小女孩听诊,孩子侧过身子咯咯笑起来。“痒痒是不是?咱们坚持一下就好了。”检查完,郝建云帮孩子整理好衣服,又用小被单给她盖上肚皮,抬头笑着对家长说,“孩子恢复挺好的。”
  21床的4岁患儿小恩在一早体温就飙到了39.6℃,还伴有肚子疼和便血症状。小恩在是消化科的老病号,患的是克罗恩病——一种多因素作用导致的肠道慢性炎症。
  病床上,孩子正侧身躺着,因为难受而不断发出轻声呻吟。陪在一旁的妈妈轻轻撩起孩子的裤腿,“医生,您看孩子腿上还出现了皮疹。”仔细查看后,郝建云安慰道,“这种病有可能出皮疹。您不放心的话,咱们还可以请皮肤科医生帮忙会诊。”
  8点40分,对病区里20个小患儿全部检查完,交班结束。在医生办公室里,郝建云对几名一线住院医生重点叮嘱后,又匆匆返回病房。她心里还惦记着那几个病重的孩子。
  17床的小喆出生才4个多月,因炎症性肠病导致腹泻、便血,孩子已在医院住了快半个月。只见小喆的鼻子里伸出一根长导管,连着一个收音机大小的设备。“这是泵奶机。”郝建云说,孩子肠道有严重的溃疡,直接吃奶会刺激肠道,所以需要通过鼻饲管进行泵奶,现在大约每小时18毫升的量。
  这时,旁边病房里一位家长匆匆走到门口,“医生,我们是3床的,孩子又开始肚子疼了。”“那今天孩子不能加米粥了,得再观察一下……”郝建云连忙说。
  到9床时,正赶上小患儿晨晨拉完大便。郝建云赶紧翻开孩子的尿布,仔细查看,“有点绿,还有点黏液。宝宝腹泻时间比较长,还有点便血,有必要做一下电子肠镜检查。”“那是不是得全麻?太受罪了……”说着,这位年轻的妈妈眼圈立马红了。“不用麻醉,会稍微用一点镇静药。”郝建云轻轻拍了拍这位母亲的肩膀,“孩子小又便血,心里肯定着急。别担心,有我们在呢!”
  消化内科里,有不少像晨晨这样腹泻、便血的“小豆子”。孩子病情重,母亲又赶上刚生产不久,很容易出现产后抑郁。作为一个家有“两宝”的妈妈,郝建云特别理解这些妈妈的感受,每次查房,她都会多花一些时间,对妈妈们做一些心理疏导。
  忙活了大半天,郝建云这才想起来家里1岁多的二宝还病着。“孩子感冒了,所以有点粘人,早晨我出门时他一直哭着不让我走。”她无奈地说,国庆假期,保姆休假了,所以只能辛苦老公一个人带着两个娃。由于当天值的是病房二线班,郝建云要第二天早晨8点多才能下班。
  刚想掏出手机问问孩子的情况,郝建云又被另一位家长拦住了。这是个周期性呕吐的患儿家长,一家人大老远从安徽过来治病。“咱们有个微信随访群,等孩子出院了,您可以把在当地医院的检查结果发到群里,医生就会帮您看了……”说完,郝建云又匆匆赶往下一站。科里有一个胆汁淤积性肝炎、肝硬化的患儿,病情危重,可能需要进一步做肝移植;还有一个肠梗阻术后的患儿在等待她会诊,有可能会转到消化内科治疗……
  “有了孩子以后,我才觉得自己是一个更完整的儿科医生了。孩子们就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我们的责任就是做好‘护花使者’。”就这样,郝建云把更多时间和关爱,给了那些更需要她的孩子……
  在这个国庆长假里,全市有无数像郝医生一样的医务工作者,他们默默奉献,用汗水和坚守为人们筑起一道道健康防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