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息县:修一条公路 建一片产业 富一方百姓

2018-05-11 14:59:00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央广网河南分网5月11日消息 (记者胡晓辉、河南台记者赵勇生)“进了息县坡,道路像鸡窝,搓板路坑牛能卧,小坑还没大坑多”。长久以来,息县是集“老区、山区、农区、旱涝区、贫困区”于一体的大别山连片特困地区和“三山一滩”贫困攻坚重点区域。息县交通状况更是一度捉襟见肘,交通俨然成为息县人难以言说的痛。交通发展短板成为制约息县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2016年以来,息县坚持把建设“四好农村路”作为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先手棋”和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整合资金9.36亿元,在2016—2017年共建成农村通村通组道路1971公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基本保障和支撑作用。目前,交错纵横、四通八达的农村公路渗透到农村的各个角落,不仅在促进城乡交流、资源转换、群众出行就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成为村民脱贫奔小康的致富路,发挥了“修一条路、一片产业、富一方百姓”的循环效应。

  “16年的这里,荒草漫山坡,泥泞的田埂连老百姓都不愿进来耕种。没有路,企业就不会存在,也是看到要修路了,我们才愿意进来。”在息县八里岔乡张岗村的生态园经理说起修路给企业带来的支持时感慨道:“只有路通,才有出路。”

  65岁的张久华老汉一辈子都在张岗村种地,自从村里建起了生态园,他不仅能继续照看田地,还学会了园林养护的新本领,有了一份额外的收入。“连人都进不来,庄稼人都是打赤脚,靠肩挑背扛过日子。”他说起以前的农村路无比感慨:“村里人出不去,外面人进不来。

  “四好农村路”不仅方便了百姓出行,也吸引了更多有志之士回乡创业,特色蔬菜种植和农副产品加工等项目纷纷落户乡村,乡村容貌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农村公路建设初期,由于资金短缺,通村公路大多为3.5米宽,等级低,标准不高,路肩培护只有0.5米宽,加上沿线群众爱护公路意识差,在公路上打场晒粮、集市贸易、乱建乱挖、堆积杂物和蚕食路肩等现象严重。2017年底,息县筹措资金7000万元,对全县3580公里国、省、县、乡、村、组公路实施了高标准路肩培护环境整治工作,实现农村公路“通行畅、绿化美、出行安、一眼净”,达到了“路面良好、路肩到位、边沟畅通、标志齐全、绿化美观”的效果。

  尤其是在全面整治实施前期,在项店镇选取穿村过街路段开展试点整治提升工作,让沿线群众充分看到、感受到给乡村道路、农村环境带来的改变,大大提高了群众的参与性,很多人自发、无条件拆除违建、清除堆积物,退地还路,投工投劳,积极参与路肩培护环境整治。

  “原来因为路窄呀,路上错车时撞车的、翻车的,和骑车的剐蹭的在这条路上经常看见。”骑电动车路过的周大爷激动的表达着自己对新修好的农村道路的热爱,“我是村里的贫困户,招养护工的时候我就想来,可是年龄超了。当不上没关系,路是大家的,村里平时对我们照顾多,所以看见村里的路脏了,我们就自己过来义务劳动,互相帮忙嘛!”

  农村,因路而变化;发展,因路而提速。息县路肩培护环境整治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和服务功能,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重要基础保障。

编辑: 汪宁

息县:修一条公路 建一片产业 富一方百姓

息县把路肩培护环境整治作为“四好农村路”建设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不断提升农村公路路况水平和服务功能,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建设美丽乡村、加快农村现代化步伐提供重要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