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许昌打造水韵“莲城”

2017-03-29 09:55:00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水系景观

  初春的许昌,鲜花始放,满城飘香。登高远眺,水上有行船,碧水漾蓝天。

  行车市区,一道道绿,一顷顷水面次第落入眼帘。草花葱茏,街道新崭,水鸟浅凫,渔者悠闲。

  很少人知道,如此灵动的许昌,多年来实际异常缺水,人均年拥有水资源量只有210立方,仅全国人均的1/10——地表只有一条引水径流,穿城而过的季节河污水横流,每逢夏季吃水必发愁。变化发生在近两三年,饱受“缺水之痛”的许昌,三年任务两年干,用莫大的毅力克服水务建设的种种困难,精打细算,用区区1.5个流量,重新再现水韵悠长的“莲城”风姿。

  许昌市魏都区灞陵湖边,50多岁的老周舒坦仰坐在帆布椅子中垂钓,对现在的水景几乎迷醉:“50多岁爱上钓鱼,就因这湖水,每天都来钓一会儿、玩儿一会儿……”

  曾两次做过护城河垃圾打捞船工,马国良又主动回来,对干净的水面心生欢喜:“以前没进门就一家人都集体喊脱衣服才能进家,现在在河里洗个澡也不臭。工资高的建筑业不干了,现在就想当个船工……”

  现在的许昌市,打造的中心城区河湖水系连通工程,被美美地称作“五湖四海畔三川、两环一水润莲城”。这个水系格局,从2013年6月底开始打造,短短三年多就从 “干渴之城”变为风吹杨柳岸,一池春水纹。

  像突如其来的幸福。

  实际上,许昌的水资源总量多年来都是严重不足,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量9.3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0立方米,不足全省人均的一半,仅为全国人均的十分之一,资源型和工程型缺水问题长期并存。

  “上世纪80年代是许昌缺水最严重的时候,夏天自来水经常供不上,凌晨4点就起来排队,半夜还在街上等接水……消防车来送水,争水吵架、打架的隔几天都要见几起。记得有一次,一个人没买到水,把已经下班的卖水商户的门都撬了,现在想都不愿想! ”市民杨巧玲回忆,旁边的同事江大姐也眼眶湿润。

  渴,不仅在群众生活方面,还在农业生产、企业发展、生态建设多个领域,相互争水问题日益突出,“水问题”严重制约着许昌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约着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提升。

  2013年5月,许昌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抓住水利部在全国开展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即将建成通水的历史机遇,结合实际,着眼长远,精心谋划了以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为引领,包含水系连通工程和5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在内的三大水利项目。

  仅仅2年时间,许昌完成了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汇引的巨大工程,昔日的“干渴之城”变身为碧波潺潺的“水润之城”,实现了“河畅、湖清、水净、岸绿、景美”的目标,为中西部缺水型地区建设水生态文明做出了有益探索。 “五湖、四海” 婷婷袅袅出现在许昌人民面前,芙蓉湖、北海、鹿鸣湖、秋湖湿地和灞陵湖,河流出入城区处建设的4处大型生态林海,总面积10万亩。似乎是一夜之间“欸乃一声山水绿”。

  “绿”,来之不易。

  许昌电视台编导桓黎,这两年越来越爱把采访安排在“鹿鸣湖”边:“缺水那几年,日子根本没办法过——给孩子洗尿布,经常洗着洗着就停水了,臭烘烘的,心里堵的直想骂,一放假就想往外跑。现在好了,我最知道背后建设有多难!”

  “3年任务,2年完成,究竟创造了多大的奇迹?“我只记得七天七夜没回家,吃住都在办公室,一天接打381个电话,连续3个月每天有上万人同时干活儿,1500台打桩机、挖掘机24小时人停机器不停,这还只是魏都区的灞陵湖,每个人都可以想象一下,周边地市的挖掘机都在许昌市区这样干,我们是怎么熬过来的,市水务局是怎么熬过来的……但现在看来,仍然是几乎干不成的事儿。能参加许昌水系建设,是每一名水务人毕生的幸事。”魏都区水利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局副局长刘国峰说。

  许昌市水利局党委副书记、调研员王玉庆根本不敢回忆,一扭头,颗颗眼泪就吧嗒吧嗒往下掉——2015年,王玉庆妻子车祸去世,为不耽误为许昌“解渴”,他愣是狠心谁也没说,处理完后事后又继续连轴转地工作。而他的同事、市水务局长张业贵也是女儿北京住院没有请过一天假;市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站站长訾志业父亲病危也忙得顾不上,最后没能与父亲见上最后一面;还有一名同事,工程结束后,竟积劳成疾永远离开……

  时间紧、任务重,效率不是仅靠“狠干”就能解决,在创造“新莲城”的短短两年里,许昌上下一心,以莫大的毅力和智慧,在体制改革,进度考评、质量管理上寻求突破。

  首先,许昌市解决的是城乡水务管理一体化改革问题,由“多龙管水”变为“一龙管水”。接着又进一步完善配套了相关政策。具体实施中,许昌市水务部门更以严苛的标准对工程的进度和质量进行量化考核,“一周一开会一考核,因为工作力度不大被批评免职的干部数都数不过来,屋里堆的文件和图纸把床都淹没了。也幸亏是这样,才终于‘把自己逼上绝路,将清水留在莲城’。”王玉庆说。

  “拼、狠、韧”也取得了优异的回报——项目拆迁清表工作于2014年7月启动,2015年5月底完成,累计完成拆迁建筑物面积95万平方米,土地清表面积1.5万亩。2014年11月项目全面开工建设;2015年6月底,就完成了河道整治工程,具备通水条件,满足防洪排涝要求。

  2015年8月底具备蓄水条件;2015年9月25日完成1000万立方米的蓄水。除此之外,沿河还建成景观节点23处、雕塑33座、桥梁126座、亲水码头8处、亲水平台95处、沙滩及游乐场5处、滨水广场54处、木栈道15.1千米、滨河游园步道136千米。自此活水潺潺流淌,莲城水韵顿显。

  如今的许昌,没有被突如其来的“水面”迷惑,他们依然保持着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的节水习惯,仅用日均1.5个流量的活水,“精打细算”地维持着整个城市水系的平稳运转。而放眼全市,还建设了50.7万亩的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完成了投资81亿元的东湖提升工程等九大类56项示范工程建设任务,着力治理污水,创新做好节水宣传,积极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新时期治水思路,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要把许昌打造成为北方水城,我们就是想,要精打细算把有限的水资源用好,让人民群众拥水之美,得水之乐,我们就满足了!”王玉庆语重心长地说,眼神充满坚毅。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莲城;水生态;水韵;水系景观;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