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兰考县法院助力群众脱贫致富

2017-06-14 10:17:00来源:央广网
  俯下身子圆百姓脱贫梦

  ——河南兰考县法院带领群众奔小康工作纪实

  央广网河南分网6月13日消息(本网特别报道组) 河南省兰考县地处黄河故道,沙、涝、碱三害严重,是河南历史上公认的最穷县之一。

  50多年前,焦裕禄带领群众与灾害顽强斗争,形成了著名的“焦裕禄精神”。从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兰考时兰考县委承诺“三年脱贫,七年小康”,到2016年实现脱贫摘帽,兰考兑现了诺言。

  “脱贫攻坚这件事,不仅是个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是我们必须承担起的重大政治责任。”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曾在扶贫现场提出明确要求。

  伴随脱贫攻坚的号角,兰考县人民法院积极响应,派出驻村工作队,结成帮扶对子,俯下身子,走村入户,建档立卡。驻村法官为民办的实事、好事,被当地群众津津乐道。

  因户制定脱贫措施

  “感谢杨书记,要不是他这么帮俺,都不知道怎么活呀……”提起兰考县法院在考城镇大胡庄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杨想军,特困户杨秀兰颇为动情。

  杨想军在任驻村第一书记前是兰考县法院考城法庭的庭长,大胡庄村正在法庭的辖区内,该村位于考城镇东南1公里处,以农业种植为主,民风淳朴,但缺乏市场意识,群众贫困率高。

  鉴于这种现状,杨想军与驻村工作队员形成共识:真正深入下去,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全面了解致贫原因,做到“精准扶贫”。

  杨想军就吃住在村,与贫困户同劳动、同吃饭,顶风冒雨、起早贪黑,经过17天、272个小时的调查,摸清了全村600户、2224人的基本情况,清退前期不符合贫困条件的贫困户52户303人,确定贫困户229户834人,按照“一户一档”要求,建立229个标准化档案。

  针对田建林等4个特困户的实际情况,杨想军协调资金35000元为其修建了院墙,安装了门窗,购买了桌椅、电视和风扇,并铺设了2米宽的从大门到家门的素灰布道,把旱厕改建为水冲式厕所;农忙时节,出钱出力为其收种,确保粮食及时归仓、禾苗及时播种。

  杨想军还利用村里蛋鸡养殖的有利条件,通过土地流转,并以政府贴息的形式贷款25万元,搭建20个大棚,用有机肥种植有机瓜果蔬菜,并召集13户贫困户入股,或务工取酬,或参与分红。

  在物质脱贫的同时,杨想军十分注重精神脱贫。在入户走访调查中,杨想军得知胡某作为被执行人,利用其工作身份,东躲西藏、拒不配合,致使13人20多万元的债务无法偿还。杨想军多次向胡某释法明理,重点阐明拒不执行生效判决裁定的后果及对以后工作的影响,终于做通工作,促使胡某积极主动联系法官与申请执行人达成还款协议。扶贫期间,杨想军先后调处矛盾纠纷近20件,引导诉讼程序解决十余件……大胡庄村的法治脱贫之路也渐渐铺开。

  如今的大胡庄村已走上了奔小康之路,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艰辛地走上致富路

  时年58岁的正科级审判员马国强是主动要求到堌阳镇前李场村任驻村第一书记的。

  了解马国强的人都知道,他是个老审判,办事较真,人很热情,总有使不完的劲儿。

  前李场村,是堌阳“十八场”之一。泥泞不平的土路,随处可见的破旧瓦屋,零星耕种的庄稼……让已经有思想准备的马国强还是吃惊不小。

  “知道这个村穷,没想到这么穷。”马国强感到了压力。

  “怎么脱贫,以什么方式脱贫?”马国强一直反复思考。

  通过入户走访调查,他了解到:前李场村共有贫困户62户257人;全村共有耕地1177亩,灌溉机井23眼;坑塘6个,占地约9亩……

  摸清情况后,马国强就召集村班子成员反复研究并制定了符合该村的脱贫计划——先修路。

  在多方努力协调下,村里6公里的主干道都修通了,各家各户门前不再泥泞了。

  路通了,产业得跟上。河南坤盛牧业的湖羊养殖进入了马国强的视野。

  马国强与村班子人员先后30多次到坤盛牧业了解湖羊的特性、饲养技术、销售出路等。说干就干,但资金成了拦路虎。群众凑不起来,又不符合贷款条件,大家的心一下子都凉了。

  “用我的工资作抵押贷款,大家再凑点,这个项目不能这样废了。”马国强果断地说。

  这样,马国强用个人工资向兰考农商银行抵押借贷了20万元,加上大家凑的钱,前李场村有了自己的集体经济,聚鑫养殖合作社顺利挂牌成立。

  46户贫困户以土地、劳动力等不同方式入股,不仅能分红,还解决了贫困户在家门口务工的难题。

  “要没有马书记的抵押贷款,这个场就黄了。我们的场是全县115个村里第一个扶贫产业园,因搞得好,成为河南坤盛牧业的示范基地。现在年效益大概40万元,下一步我们还要扩大规模,将成年的湖羊送给贫困户,并提供技术支持和销路,带动大家共同脱贫奔小康。”村支书李和平看着将要出栏的300多只羊,脸上止不住露出笑意。

  马国强又先后多方筹集资金4万元,建成近400平方米的村文化广场及80平方米的老年活动中心,并购买腰鼓、音响、健身器材,组建村广场舞蹈队,邀请县文化服务队进行指导并演出,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人们经常看到:在老年活动中心,夜幕降临时,马国强的身影也会如期而至,与群众说东西、拉家常,在与群众的交谈中传递文化,普及法律。

  法治扶贫仍在路上

  养殖产业搞起来了,马国强却病倒了。

  老党员李茂堂哭着说:“马书记就像是当年的焦书记,他这是要把老命拼上啊。”

  2016年7月,马国强因急性脑梗昏倒在村里。幸亏抢救及时,没有大碍。在县人民医院住院的20多天里,30多个贫困户带着自家的土鸡蛋、瓜果蔬菜等到病房表达老百姓最朴素的谢意。

  “在马书记到俺们村扶贫的2年多里,他先后昏倒过3次,但都说没事,一直跑前跑后,忙里忙外,他不仅帮助俺们脱贫,还不时讲文化、讲法律,化解村里的矛盾。”李茂堂说。

  通过悬挂横幅标语、摆放法律展板、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重点对土地管理法、安全生产法、婚姻法、继承法等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移风易俗、树立农村新风尚等政策进行了广泛宣传,同时设置法律咨询台,解答村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切实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引导其正确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两年多来,马国强共发放宣传资料11000余份,解答群众有关法律、政策咨询23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20多件。

  马国强走到哪里,法律就讲到哪里,纠纷就处理到哪里,群众形象地称马国强为“流动的法律宣传员”。

  今年3月,马国强退休了,离开村子时,看着宽敞的柏油马路、热闹的文化广场、兴旺的畜牧场、整洁的村容,马国强会心地笑了,全村的老百姓却不舍地哭了。

  兰考县法院从2015年1月派出2个驻村工作队,带领全村百姓攻坚克难、精准扶贫。两年多来,291户1091名贫困人员达到“两不愁、三保障”,先后建成聚鑫养殖合作社、福康源食品厂,解决了270多贫困人员家门口就业问题。筹集270余万元资金,使家家门前都通上了柏油路,修建了老年活动中心和文化广场,并购置了24套健身器材、15套腰鼓及广场舞服,成立村文化队,安装77盏路灯,向贫困户送去价值2.3万余元的面粉、食用油、被子、棉衣等慰问品,发放科学种田、依法维权等书籍5000多册,化肥、农具等价值3万多元。

  据兰考县法院政治部负责同志介绍,最近,兰考县法院又派出了6个驻村工作队。 (通讯员 冀天福 孙岩魁)

编辑: 张航
关键词:

河南兰考县法院助力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