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网

 首页 > 和谐家园 > 正文

关于巩义市竹林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的调查与思考 

2013-09-22 16:11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做好家文章 建设新竹林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巩义市竹林镇原来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穷山村,“地无三分平,水缺贵如油”。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4年撤村建镇以来,竹林人坚持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硬”,走出了一条科学发展的康庄大道。

  一、不懈探索,竹林镇在开展文明家庭创建的进程中创造了卓有成效的“竹林模式”

  竹林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特色就是充分利用好家庭这个阵地,深入开展家庭文明创建,通过家庭提升群众个人文明素养和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1.健全的机制增强了创建活动的保障力。竹林镇把制度建设作为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首要任务来抓,加大力度、积极创新,构建形成了以申报、公示、评选、表彰激励、跟踪管理为一体的活动机制。一是党政领导重视。竹林镇党委政府对文明家庭建设高度重视,把家庭文明建设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早在1983年就明确提出了“两个50%”的指导思想,即用50%的精力抓物质文明建设,50%的精力抓精神文明建设,关键时期用60%~70%的精力抓精神文明建设。成立了高规格的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此项工作,并抽调了精干力量,配齐了日常工作机构。在竹林镇,文明家庭创建由部门的单项工作变为全镇的共同任务,实现了与文明村镇创建统一部署、统一落实,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搭建了更大平台。二是完善创评机制。竹林镇结合本地实际,出台了《竹林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三年规划》,对全镇文明家庭实施了三年一审核和重新认定的动态管理机制。在具体评选过程中,采取逐年递增的方式,分配和量化镇级和村级文明家庭年度表彰名额;由各村(居)委会按照名额分配,从村级文明家庭中挑选出最具代表性的“文明家庭”户上报参评镇级文明家庭;最后,由镇创建办按程序评定,统一命名挂牌。无论是认定的还是新评选的,有效期均为三年,满三年的再进行审核;对符合文明家庭条件的重新认定,不符合条件的文明家庭将被摘牌。三是强化督查手段。竹林镇制定了文明家庭创建流动红黑旗检查评比办法和检查测评标准,建立了各村(居)委会周(月)自测打分申报制度,形成了村(居)委会自评、镇创建办打分并予以通报。同时随时随地对各村(居)委会进行明查暗访,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发《督查通知书》,限期整改,极大强化了文明家庭创建的督查力度。

  2.丰富的内涵提升了创建活动的吸引力。竹林镇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注重充实活动内涵、丰富活动主题,推动创建活动不断纵深开展,调动了全镇干部群众参与文明家庭创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一是用“竹林精神”引领人。竹林人在近30年的奋斗历程中,升华起来“爱竹林,比贡献,谋发展,永创业,讲文明,共富裕”的“竹林精神”。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竹林镇把“竹林精神”作为创建活动的第一主题,先后开展了“学习李全章的实干精神”、“ 学习李经周同志的创业精神”、“ 学习李建敏同志的落实精神”等“向身边的典型学习”活动,推动“竹林精神”落实到每个竹林人、每个竹林家庭。二是用先进理论武装人。竹林镇党委明确提出,能不能用马克思主义占领思想文化阵地,事关各项事业的成败。他们制定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真正把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坚持做到领导班子每周六上午学习,党员干部每月逢九学习,职工群众每月逢十学习。同时,全镇各级党组织每季度组织一次思想道德教育、一次科学知识学习、一次市场经济知识培训,各自然村每月组织一次党员和群众代表学习,利用竹林党校、远程教育网络等阵地,加大对居民的培训教育力度,提高了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水平和干事创业能力。目前,全镇80%以上适龄居民成为政治文化素质较高和实用技术较强的新型居民或产业工人,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用和谐观念陶冶人。竹林镇制定了《家庭美德公约》、《文明家庭标准》,编印了图文并茂的《家庭美德手册》、《和谐竹林宣言》等宣传材料,并开展了多种多样的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活动,在全镇形成了建设和睦家庭、构建和谐社会的浓厚氛围。特别是2000年以来,竹林镇以“以德治家、文明立家、勤俭持家、平安保家、进取兴家”为重点,评选出慈善之家、创业之家、奉献之家等优秀家庭代表,在全镇举办文明家庭巡回报告会和图片事迹展等,使家庭美德和和谐理念深入人心。

  3.有效的载体提高了创建活动的影响力。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竹林镇高度重视活动载体的选择与运用,积极创新、大胆探索,精心设计文明家庭创建活动载体,扩大了创建活动在社会各个层面的辐射度和带动力。一是开展“三评”活动。近30年来,竹林镇坚持每年开展两次以“群众评党员、党员评支部、支部评党委”为主要内容的“三评”活动,并将文明家庭创建的相关指标纳入“三评”内容。活动中,群众对党员、党员对干部、干部对领导进行面对面地认真评议,从关系竹林发展的重大决策,到党员干部的工作态度、家庭美德、生活作风等都是群众的评议内容。制度化的“三评”活动,有效地加强了文明家庭创建,提高了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了党风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形成了安定团结,干事创业的局面。这种以“下评上”取代了传统的“上考下”的创新形式,有效地化“群众意见”为“平时沟通”,促使文明家庭创建实在化、具体化。二是开展“十项八好”评选。1974年,竹林结合当地风土民情,开展了每年评“十项八好”活动,即开展“好党员、好团员、好干部、好民兵、好职工、好媳妇、好妯娌、好公婆、好夫妻、好少年”评选活动,通过不断的丰富完善,形成了具有竹林特色、富有竹林成效的文明家庭创建载体。对每年评出的“十好”先进典型召开大会进行表彰,并通过电视、广播和光荣榜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还组织到外地参观旅游,使“十好”典型感到无比光荣。对评出来的“好媳妇”,组织乐队到娘家送喜报,产生了很好的示范效应,孝敬老人的好媳妇成批涌现。同时,竹林镇把树立新典型作为激励群众的有效方法,坚持开展月评“好人好事”,每月从各支部各评出一件好人好事,并利用各种媒体大力宣传力度,进一步弘扬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出现了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的好局面。三是积极开展文化活动。近年来,随着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竹林镇加大了对群众性文化活动场所的投入,先后建起了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文化馆、武术馆,修建了电视差转台,开通了接收36套节目的有线电视,建成了容纳2200多人的竹林会堂,建设了北山公园,成立了军乐队、大鼓队等业余文体组织,并以这些文化设施为阵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的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如,每月请剧团为群众唱一场大戏,放映三场电影;逢年过节唱五场大戏,重要节日组织文艺汇演、演讲比赛、书画展等活动。并以北山公园为主阵地,开设露天舞场,大力倡导自娱自乐的风气。这些活动,使广大群众进一步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4.鲜活的典型扩大了创建活动的辐射力。竹林镇注意通过各种方式挖掘、发现和宣传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中涌现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带动了文明家风、文明乡风的形成,在全镇形成学习典型、宣传典型的良好活动氛围。一是培树先进典型。近30年来,竹林镇通过深入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共评选文明家庭860多户、好公婆270多名、好媳妇100多名、好夫妻130多对、好妯娌260多名。特别是每年年末,都开展“好媳妇回访”活动,对历年来评出的好媳妇进行回访跟踪,促使全镇所有媳妇都力争做到“20年前是个好媳妇,20年后是个好婆婆”。二是加大宣传力度。竹林镇电视台开办了“文明家庭户”、“巾帼风采”、“女性先锋”等专栏,大力宣传文明家庭建设中的先进典型,使人们得到启发、共同进步。组建了由文明家庭户、好婆婆、好媳妇、好儿女等家庭美德报告团在全镇进行巡回演讲,并以她们的典型事迹为素材创编豫剧小品表演,真正起到了评选一户、带动一片、辐射一方的良好效果。三是拓宽宣传思路。竹林镇充分利用“三八”节、“六一”节、母亲节、老人节等重要节日,加强对活动典型和感人事迹的宣传,增强了创建活动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同时,组织开展家庭才艺展示、和谐家庭戏曲纳凉晚会、红色电影进农家、红色经典歌曲大家唱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使广大居民群众在参与文体活动中了解典型、学习典型,进一步激发广大群众创建文明家庭的积极性。

  二、持之以恒,竹林镇通过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家庭支持

  近年来,竹林镇通过扎实推进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提高了群众的文明素质,提升了乡镇的文明程度,形成了和谐的社会氛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1.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竹林镇把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为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中心任务,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宣传媒介,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广大家庭成员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促使广大群众自觉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转化为自身的追求,进一步坚定了全镇广大群众的理想信。

  2.提高了农村家庭的整体素质。文明家庭创建活动的深入开展,引导竹林家庭树立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更具时代特色和现代意识的家庭新概念、新理念,真正提高了广大农村家庭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极大推动了全镇广大家庭整体素质的提高。

  3.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竹林镇多年以来通过开展“三评”、“十好”等评选活动,树立倡导了文明家风和文明乡风,及时化解了大大小小的矛盾与纠纷,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家庭之间的团结和睦,有效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竹林镇连续27年无一起刑事案件、无上访告状、无封建迷信、无修炼“法轮功”、无黄赌毒现象、无重大安全事故,为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推动了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文明家庭建设为竹林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人才保障,推动了“竹林精神”的发扬广大,促使竹林镇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的道路。目前,竹林镇发展成为拥有82家工商企业、一家上市公司的经济强镇,产业涉及耐火材料、生物医药、电子科技、食品加工、乡村旅游等十几个领域。2010年上半年,全镇实现社会总产值15.1亿元,完成财政收入239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5亿多元。经过近30年的发展,竹林由村变镇,成为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国文明镇和全国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并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全球人居范例奖,成为闻名全国的文明建设样板。

责编:闫磊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