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分网

 首页 > 关爱儿童 > 正文

通许县妇联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先进事迹

2013-09-22 16:02   来源:央广网河南分网    打印本页 关闭

    

  创新社会管理模式 关爱留守儿童成长

  央广网河南分网消息 自2011年全市留守儿童关爱工程启动仪式在我县召开后,为了更好的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通许县妇联将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切实抓好“四个一”,确保“四提升”。即:紧紧围绕“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这一中心,建立一个组织、搭建一个平台、完善一套关爱服务体系,确保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心理素质、成长环境四个方面得到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建成“爱心家园”66个。其中44个建在学校,21个建在村委,1个建在社区。

  2013年4月25日,通许县被全国妇联确立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县妇联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为了更好的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2013年,通许县将在原有66个“爱心家园”的基础上再增建34所,达到100所。并强化对爱心家园的日常管理,注重提高“爱心家园”的使用效益和覆盖面,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受益。

  一、摸清现状,成立关爱组织

  通许县目前共有留守儿童61200余名,其中,双亲均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有16895名。学龄前占20%,学龄后占80%。让留守儿童在祖国的蓝天下茁壮成长,是各级党委、政府、社会各界的共同愿望。通许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切实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多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留守儿童工作。人大、政协相继成立调研组,深入12个乡镇和产业集聚区开展调研,摸清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召开了包括学校校长、老师、留守儿童监护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的座谈会13场次,多方面征求意见和建议。随后,由县委、政府联合下文,成立以县长路云为组长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的实施意见》,下发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方案》,并成立通许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配有专职人员4名。各乡镇建立了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站,配有专兼职人员2名.

  二、动员社会力量,建立关爱平台

  县委书记高宏勋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工作,亲笔签署了由县妇联起草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倡议书》。各乡镇、各单位、尤其是众多爱心企业和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响应号召,大力出资援建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截至目前,全县社会各界共捐赠230余万元,建成“爱心家园”66个。其中44个建在学校,21个建在村委,1个建在社区。爱心家园配有电脑、电话,图书、文体器材等设施。有固定的开放时间,有管理员和志愿者共同辅导管理,通过开展主题鲜明、丰富多彩的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了一个增长见识、开阔视野、学习娱乐的理想场所。

  今年“六一”儿童节,通许县委、县政府在人民广场召开了约两千多人参加的“全县留守儿童工作推进会”,更多的知名企业和社会力量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兴晨置业有限公司为全县留守儿童捐赠爱心基金10万元,振中置业有限公司为留守儿童关爱中心捐赠价值10万元的爱心车一辆;蓝翔车业为13个乡镇留守儿童工作站捐赠爱心电动车13辆。开封市6位著名书画家现场进行了爱心书画义卖活动。除此之外,社会爱心人士、大学生志愿者不断加入到关爱留守儿童队伍中来。有180余位教师、3000多位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踊跃担当“爱心妈妈”和“义务辅导员”。该项民生工程,《河南日报》、河南电视台、新华网每日电讯、中国新闻网、中国第一频道网等媒体对此作了报道。

  三、加强管理,丰富活动内容

  各“爱心家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日常活动时间一般为周一、三、五下午放学后半小时至一小时,周六、周日各半天。通过开展“留守儿童看世界”、素质拓展训练、心理健康辅导、感恩知识教育、读书比赛、文体娱乐、防火防灾、交通安全知识教育等主题活动,充实了留守儿童的业余生活。

  暑假期间,66个“爱心家园”正常开放,中国地质大学的7名志愿者到通许县金元小学、长智小学“爱心家园”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他们用所学知识疏导孩子的心理,开阔孩子们的眼界,并指导孩子用电脑与父母视频,打亲情电话,让孩子感受父母的温暖、亲情的交流与沟通。十一长假期间,“爱心家园”活动依然丰富多彩,歌咏比赛、书画比赛、邀请留守儿童家长参与“亲子互动”等活动,都对留守儿童兴趣的培养、行为的养成等各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今年的中秋佳节,许多留守儿童的父母和往常一样没有回家。但党和政府一直牵挂着这些不能和父母团聚的孩子们。双节期间,县委副书记张正濠、县妇联主席张胜英、援建单位负责人分别到各个爱心家园与留守儿童共度中秋佳节,观看文艺节目,为孩子们送去了月饼、水果以及书包文具等节日礼物,并到贫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家访。在留守儿童幸福的笑脸上,在孩子们欢快的笑声中,凝聚的是片片爱心、流动的是无限真情。

  针对学校(尤其是中学)心理教师缺乏、留守儿童又特别需要心理疏导的现状,12月3日,通许县妇联开展了以“走进留守儿童,关爱心灵成长”为主题的活动。邀请市妇联12338心理志愿服务团的19名志愿者到通许县冯庄一中为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服务团成员不但通过开展心理疏导、互动交流等形式,引导留守儿童保持阳光心态、健康成长,还为辅导老师进行了心理调试,授人以渔,教给她们与留守儿童心理沟通的技巧。期间,女企业家袁海霞为学校捐赠了价值2000多元的篮球、乒乓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用品;毛体书法家协会河南分会主席安景杰为冯庄一中捐赠了书法作品两幅,鼓励留守儿童发愤读书,积极向上。

  寒冬已至,为了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温暖的冬天,通许县妇联面向全县开展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今年11月份,通过在电视台播出为期一周的《关爱农村留守儿童送温暖活动倡议书》,并向各单位、各乡镇以及社会各界发放倡议书20000余份,号召全社会为农村留守儿童捐送手套、围巾,截至目前,共收到爱心人士捐赠的手套、围巾、帽子、棉衣、棉鞋等爱心物品11200余件,价值10万余元。并于12月27日在县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中心举行集中发放仪式,以此带动更多的人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队伍中来,让全县的留守儿童沐浴阳光、感受温暖。

  通许县委副书记、县长路云非常重视留守儿童工作,2013年1月15日,县妇联主席张胜英陪同路县长分别到冯庄乡一中、产业集聚区西水沃村、金园小学,察看爱心家园运转情况,并为孩子们送去围巾、手套、耳暖等冬季保暖物品以及书包文具等学习用品,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寒冬里的温暖。

  2013年1月30日,县妇联在长智一中“爱心家园”召开“迎新春、促和谐”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座谈会。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张正濠、县政协副主席李同华、县教体局局长王太广、乡镇负责人等出席会议。部分学校教师、留守儿童及家长代表也参加了座谈。座谈会上,县妇联、教体局负责人在爱心家园的管理和服务内容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如增加体音美师资投入,让孩子们在爱心家园里玩的同时能学习一两种技能和艺术特长。学校教师、留守儿童及家长代表畅所欲言,称赞“爱心家园”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娱乐场所,并提出了建议。会后,为留守儿童一一发放了励志图书、书包、复读机等新年礼物,祝愿留守儿童学习进步、快乐成长。

  春节期间(2013年元月底——2月初),通许县66个留守儿童“爱心家园”正常开放,使没有和父母团聚的留守儿童有了一个好去处。比如:城关镇五里卜村“爱心家园”举办别开生面的迎新春联欢会,孩子们唱歌、跳舞、诗歌朗诵,充分展示才艺。冯庄乡赵庄村“爱心家园”组织拔河比赛,注重培养留守儿童的团队合作精神;厉庄乡楚庄村小学“爱心家园”组织留守儿童和返乡家长召开“迎新春、拜大年”茶话会,互相沟通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状况,有力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除家园活动外,我们还组织“爱心妈妈”和放寒假在家的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到关爱活动中来,“爱心妈妈”娄爱萍说:“越是过节,孩子的心灵更需要关爱”。据统计,春节期间,通许县社会各界共有1300余名“爱心妈妈”和大学生志愿者采取“爱心陪伴”、“送新年礼物”、“和留守儿童一起吃年夜饭”等不同的形式,和留守儿童共同度过了一个温暖祥和、充满爱心的春节。

  2013年六一儿童节将至,县妇联将开“快乐庆六一、爱心圆梦想”、发动领导干部“贤内助”参与爱心结对、助残日爱心捐赠、文艺汇演、绘画展、诗朗诵等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以这种贴近心灵的方式,给留守儿童更多的精神方面的支持与关爱。

  四、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关爱体系

  为了更好的开展留守儿童关爱工作,2013年4月25日,通许县被全国妇联确立为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试点县。县妇联按照《关于深入开展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2013年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方案。为了更好的推进关爱留守儿童工作。2013年,通许县将在原有66个“爱心家园”的基础上再增建34所,达到100所。并强化对爱心家园的日常管理,注重提高“爱心家园”的使用效益和覆盖面,使更多的留守儿童受益。推行“三个保障,两个建设,一个创新”工作法,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妇联牵头,教育、计生、文明委、综治办等部门齐抓共管、家庭主体、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通许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

  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如何进一步将管理工作进行细化和深化,我们将更加努力,继续发挥好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促进把 这项民生工程办实办好。

责编:闫磊

中央台简介 | 网站简介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我要纠错 | 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 版权声明
通信地址:北京复兴门外大街2号 中国广播网 邮编:100866
客服热线:010-86093114 400-668-0040 传真:010-63909751
E-mail:cn@cnr.cn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 0102002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版权所有(C) 京ICP证09014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