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平顶山11月24日消息(记者 彭华 通讯员 姬鹏 刘明斐)近日,宝丰县产业集聚区全面完成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全省首家完成纯公司化改革的集聚区。

  据相关人员介绍,改革采用“管委会与公司一体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模式 。改革实践中,由开发区管委会出资设立发展有限公司,有限公司设置承担行政职责的4个部,承担营商服务职责的3个服务中心和承担经营职责的4个子公司,在运营管理中去行政化,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营管理制度,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发展有限公司一方面承接原管委会的经济发展职能,另一方面作为开发区建设、运营、服务主体,具体负责开发区的招商引资、资金筹集、项目管理、政府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市场化服务等工作,实现了以“小机构、大服务”为目标的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打破身份 竞聘上岗 激发“新活力”

  全面打破原有人员身份界限,变干部“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对管委会在编在岗人员,实行干部编制内任职与岗位聘职相分离、档案工资与实际薪酬相分离、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与合同聘用管理相分离的“双轨运行”管理。现有人员实行双向选择,选择“维持现有编制身份”的人员可按照“编随事调、人随编走”原则分流至其他单位;选择“编制身份封存”人员通过竞聘上岗与发展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保留原身份,参与机关事业单位年度考核。岗位竞聘引发的“鲶鱼效应”在广大工作人员中产生了巨大冲击,催生了危机感,过去的“等活干”变成了“抢活干”、“要我干”变成了“我要干”,改出了活力,改出了正能量。

  打破“大锅饭” 改出“活薪酬”

  薪酬制度改革的核心是切断财政供给,通过倒逼形成内生动力,优化营商环境,促进高质量发展,将“政府输血”变为“自我造血”,所有人员工资由发展有限公司通过经营盈利发放,自供自给,不再由县财政承担。

  实行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将年度重点任务细化分解至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确保人人头上有指标、个个肩上有责任、压力逐级传导到位。根据岗位责任大小、承担任务轻重设定不同的考核系数,考核系数向基层一线、经济战线、招商岗位、子公司岗位倾斜,重在鼓励员工扎根基层、服务企业、发展经济。

  构建现代企业薪酬管理体系,个人薪酬由“铁工资”变为“活薪酬”。公司所有人员的年度工资分为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基本工资每月发放,绩效工资每季度考核后发放。KPI考核、可量化的薪酬体系,较好的解决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问题,形成了多劳多得、优绩优酬、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方式。

  明确“改革目标” 推动发展“高质量”

  改革后的宝丰集聚区轻装上阵,制定了宏伟目标:星级晋位方面,力争到2022年晋级河南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到2025年晋级三星级产业集聚区,入驻规模以上企业160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256亿元以上,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00亿元以上;产业发展方面,打造不锈钢、新型煤化工、视光三大产业集群,力争到2025年,不锈钢加工产业年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新型煤化工产业年产值达到182亿元以上,视光产业年产值达到27亿元以上;树立“以亩产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力争到2025年,亩均税收达到14.4万元/亩 ……

  “全面改革给开发区赋予新动能,我们将顺应改革大潮、把握高质量发展大势,在发展壮大优势产业集群、主导产业提升、经济发展等方面加快脚步,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再造产业发展新动能,为宝丰县迈入全国‘一百强’贡献力量!”宝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王森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