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中国能建天津电建承建的河南滑州2×350兆瓦超临界热电联产项目1号机组(以下简称:滑州项目)顺利通过168小时试运行,这标志着这项惠及百万居民的“花园”绿色电厂正式投运。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北中原又到了“起床靠毅力,出门靠勇气”的寒冷冬季。“咱们这儿冬天太冷了,取暖一直是个难题。跺脚取暖效果不好,空调取暖成本太高,生炉取暖污染太重,热电取暖不要太好!我们天天盼望滑州项目早日竣工,让我们早日用上集中供暖。”还记得去年12月4日,家住金秋华城小区的贺先生话语间流露出对滑州项目投产的期待。

  今年11月11日滑州项目顺利投产,他的愿望成真了!滑州项目预计年发电量可达35亿度,年供热量750万吉焦,可以满足1600万平方米居民采暖和每小时300吨工业用汽的社会需求,将在保障民生、替代小锅炉、改善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解放思想“把活干‘活’!”

  滑州虽有“豫北粮仓”的美称,环境污染却也榜上有名。原来,滑县居民冬天大多采用燃煤小锅炉取暖,累计年分散燃煤消耗量达到了54.4万吨,其中烟尘排放量高达213吨,相当于4260袋小麦的重量,对当地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天津电建承建的滑州项目采用带自然通风逆流式冷却塔的二次循环系统,配套安装高效除尘、脱硫、脱销及在线烟气连续监测装置,实现超低排放,各项排放指标均满足国家和河南省环保要求。

  滑州项目各项施工工艺处于同等级机组国内领先水平,建成投产后,大大提高了地区能源综合利用效率,年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066吨,年减少氮氧化合物1066吨,对当地实现能源替代、环境改善、打好蓝天保卫战具有重大意义。滑浚两县城区居民将告别煤尘时代,实现集中供暖、洁净取暖。

  空气污染指数得到了有效“绿化”后,天津电建现场经理助理欧阳铭又打起了粉尘污染的“主意”。为减少露天喷砂施工产生的粉尘污染,他率先尝试“喷砂房”施工方式。“一开始,我们委托外部喷砂厂把材料运到现场,但是成本超出了将近30%,工期也一拖再拖。”

  欧阳铭决定解放思想,从根本上找原因,“5G时代,不能傻干,要把活干‘活’!”

  他当即决定带领团队研发“自动化”施工方式。通过多次讨论、设计、安装,改装了投入低、封闭好、噪音低、效率高、环保节约的新“园地”——喷砂房。厂房内配备了粉尘吸附设备,两侧安装吸尘风机,顶部设计水喷淋系统降尘设备,吸尘设备“地上+地下”全方位有效控制粉尘问题,解决了沙尘污染、施工能见度低、受环保制约等难题;考虑到运输过程中粉尘“逃逸”的问题,欧阳铭还安装了电动轨道式运输平板车,实现了材料运输自动化,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露天喷砂作业受天气影响大,下雨、刮风都要停工,环保部门监督也非常严格。喷砂房建起来后,无论刮风下雨,我们可以保证24小时运行!截止目前,我们从未接到相关噪音污染、环境污染等投诉!”欧阳铭自豪地讲道。

  “你猜猜成本要多少钱?只要5万,实用又实惠!与工厂化的喷砂房相比,成本足足降了87%!”不仅如此,喷砂房的发明,大幅度降低了施工期间的环保停工期限,相比周边施工工地停工时间,滑州项目停工期缩短了66%,节省了大量工期成本。

  强抓落实“央企就要有担当”

  为确保居民2020年实现集中供热,疫情后开工的滑州项目,工期被压缩了整整3个月。面对高峰期的设备安装、电缆敷设、调试测量等繁杂工作,时间越发珍贵起来。塔车铁臂高悬,各类工程机械轰鸣,泵车将混凝土源源不断地浇向作业平台,各班组工人紧张有序地作业,到处是一派繁忙景象。

  “7个月完成所有任务,根本不可能……”

  面对接连到来的“三座大山”——打水压、扣盖、并网工期节点,很多人摇了摇头。项目经理赵海波召集各专业负责人,连夜盘点工期计划,最终将周计划细化为日计划,部分专业工作时间延长至15小时甚至更久,攻坚克难、实干笃行,“能让居民今年过个暖冬、见着蓝天是我们的‘源动力’,央企就要勤于担当、善于担当、敢于担当。”

  一提起复工,综合部长王旭谈起了自己“既当爹又当妈”的时光。因防疫需要,王旭“黎明即起”把洗手间、洗衣房、食堂全部消杀、打扫干净,“鸡叫之前”把早餐备好、肉菜采购齐全,“把后勤工作做细致了,前方的同事才能少辛苦些。”布置项目休息厅的安全漫画展、设计文化长廊的企业文化导入、为加班人员送上热腾腾的宵夜、给晚归的同事备足暖和和的洗澡水,王旭日复一日默默付出。抢工期、保节点的时候,项目领导带队,项目部管理人员争着抢着抗脚手架、清理施工垃圾。这样既减轻了一线施工人员的压力,又推进了施工的步伐。看着大家齐心协力、热火朝天的干劲儿,王旭恍然大悟,“每个人往前走一小步,企业就能往前一大步!每个人担当一分,企业就能担起重任!”

  厂用班班长杨想生眼神中依然充满了斗志——他负责的电缆敷设工作创造了同类施工进度的奇迹。“我记得那天暴雨倾盆,屋檐下站3、4秒钟就被淋透了。”杨想生带领厂用班扛起了直径18.5厘米的4根电缆,毅然走进雨中。在暴雨激起的水雾后面,有的人拿起电缆飞奔到定点位置,有的人吆喝着加油鼓劲,有的人伴着节奏飞快递送,“雨鞋、雨衣不灵活,我们都没穿。”机器进不去的地方杨想生带队搬运,拐角处难度太大,大家齐心协力完成敷设任务……“只用了2天时间,我们干完又沉又急又累的活,确保了办公楼如期投用!”

  高峰期正值仲夏,滑县又闷又湿,杨想生便利用白天时间做线缆的定点、敷设、安置工作,晚上钻研盘柜内部的插管、穿线工作。晚上11点,沿着整整齐齐的线缆向远望去,接线女工还在挑灯夜战,不远处的本体组长胡宪伟还在汽轮机旁做间隙通流数据测试。

  “汽轮机内部湿度高达40%,我去蒸桑拿也就这条件。”幽默的胡宪伟调侃道,“一天要呆15-16小时,我是汽机房的‘SVIP’。”原来,除去监理单位的质检验收,为了更大限度的提升燃煤效率,业主京能对通流数据的下限要求极为严格,还要进行二次验收。两次验收相隔一天,胡宪伟负责的仪表、设备都要反复启停,穿着连体服、戴好安全帽,他的鞋坑里每天都会有大量“积水”。“是我的活,就应该干好嘛,别说16小时,24小时我也没什么可讲的。”胡宪伟本着平常心,干着最枯燥而精细的工作,每道工序再经过班长、负责人、部门长的三层、甚至四层检查,确保质量优异。投运前,胡宪伟在汽轮机的工作全部取得了“一次成优”的佳绩。

  团队的力量“用精细化管理创造价值”

  紧张的工期虽然加快了施工的节奏,但天津电建在质量管控、安全风险方面一点都不敢放松。各专业严格盘点风险点,做好专业化、标准化、数字化、精细化管理,推动管理理念、体系、方法、工具变革升级。

  欧阳铭有自己的一套“施工数据库”。他负责的锅炉从保温、架子、防腐到土建、找平、凿毛都有详细的数据支撑,纵向分级到底、横向分类到边,“用精细化管理创造价值”是他的口头禅。

  “我总在想怎么确保工作有效时间达到90%甚至更高?”带着这样的想法,欧阳铭把每个人的工作效率、设备工作工时都详细记录在自己的数据库中,高峰期,进货时间、设施数量他都运筹帷幄,始终满足现场进度又不浪费,通过资源合理配置、节约化经营提高项目效益。

  欧阳铭还有个“纠错本”,将风险点一一记录在案。2006年入场的欧阳铭已经有14年的施工、管理经验,深知技术上的管理一定要“前移”,因为技术才是保证质量和安全最关键的一步。天津电建滑州项目整个团队都做好“全过程跟踪指导”,做到查缺堵漏,针对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及时发现问题,提前协调解决。

  辅机班班长杨鹏遇到的交叉施工作业情况较多,按照“纠错本”的提示,在设备未到场期间,提前做好标高、凿毛、设备基础找平等工作;安装前需要确保其他部门的土建工作完成,杨鹏就在工作闲暇时做好协调、跟踪,有时还“建言献策”帮助对方提升施工效率,以此确保安装工作顺利行进。

  仪表板班长王有奇的仪表安装工作是“精处理”的第一步,对精准度要求极高,一旦前序工作有纰漏,就会给后续工作带来阻滞。因此在前序工作结束前,王有奇都会“闲逛”一番,将看似独立的各个工序“预习”检查一遍,确保工作进度条顺利展开。

  “一个人干不来,这是团队的力量!”杨鹏谈到质量管控的心得这样说道,“一个人糊弄,整个团队都要返工;每个人自检自律、重心前移,团队就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掌声雷动中,滑州项目顺利投运,天津电建围绕高效率、高质量、高效益的目标,强管理、强创新驱动、强文化引领,‘零距离’服务,真心实意为项目建设分忧解难,建成了这座河南省的重大民生项目,将滑州项目打造成精品工程、样板工程、效益工程。(温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