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联动,“延津麦”香飘四方

  鲁花挂面生产线。 资料图

  夏末秋初的河南省延津县依旧骄阳似火,同样热火朝天的还有位于延津产业集聚区的鲁花食品产业园,一袋袋面粉被运入工厂、一包包挂面从生产线下来被装车运走。就在前不久,鲁花集团在延津的挂面生产线正式投产,第一批产品已经陆续出现在了全国各地超市的货架上。然而,对于山东鲁花(延津)面粉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美涛来说,忙碌还没过去。紧接着,公司在延津的面粉产品也提上了上市日程,张美涛最近正在紧张地进行制粉设备的安装调试,确保面粉生产线顺利开工。

  在延津,如此忙碌的不止鲁花一家企业。近年来,随着延津“天下第一麦”的招牌越来越响,多家知名粮食企业陆续入驻延津,在推出优质产品的同时,也把“延津麦”品牌带到了千家万户。

  进军新领域 企业跟着“麦香”来

  作为食用油、调味品行业的龙头企业,近两年,鲁花集团大力实施品牌延伸战略,开始向米面产业发力,首先就把目光投向了延津。

  2018年6月,鲁花集团与延津县签约,联合打造鲁花食品产业园,占地485亩、总投资20亿元,其中的主要项目就是投资15亿元建设的年产50万吨面粉和15万吨挂面生产线。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预计年可生产高档专用粉、市场粉、功能粉50万吨,各类普通、花色挂面15万吨,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50亿元,年上缴利税1亿元。另外,鲁花还将打造一个年产10万吨浓香型花生油的项目。

  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是什么吸引了鲁花选择延津?

  是延津的“麦香”!

  延津上沙下黏的土壤以及优良的光热条件,非常适合优质小麦的生长。多年来,延津几代领导班子认准了小麦产业,一拨接着一拨干,走出了一条粮食主产区依托小麦主导产业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道路,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布局区域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发展产业化”。目前,全县已有100余万亩优质小麦基地(其中50万亩是优质强筋小麦)和25万亩优质小麦良种繁育基地。据专业检测,延津小麦品质不输进口小麦,有些指标甚至更胜一筹。其中,优质强筋小麦因蛋白质含量高、湿面筋含量高,成为制作高端面食的不二之选。2014年,以延津小麦为代表的“新乡小麦”被登记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

  张美涛告诉记者,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产品,鲁花向来以优质原料为导向,从源头做起严控产品品质。延津小麦过硬的品质就是鲁花选择落户延津的最大理由。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新乡,新乡小麦看延津。”张美涛说,“我相信,延津‘天下第一麦’的品质,与鲁花世界先进的加工工艺结合在一起,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面食产品。”

  筑巢引凤 留住企业还需好品质

  跟着“麦香”来的不止鲁花一家。

  早在2014年,茅台集团就看中了延津小麦的高品质,当年便在延津采购了酿酒用有机小麦5000吨。之后采购量不断增加,2019年已达到7500吨。目前,延津县与茅台集团共同建设了有机小麦原料基地3.2万亩。而作为河南省小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试点县,延津县已拥有45万亩绿色食品原料(小麦)标准化生产基地。

  来自“国酒”茅台的肯定,让越来越多的龙头企业看到了延津小麦的过硬实力。而延津也在不断改善营商环境,陆续出台了《延津县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试行)》《延津县承接产业转移支持主导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让企业可以“拎包入住”。

  看中了优质强筋小麦的发展前景,2017年豫粮集团延津小麦产业有限公司正式落户延津。截至目前,已陆续投入5000余万元新建和购置仓房11座,总仓容12万吨,先后开展了最低收购价小麦政策性收储业务和优质强筋小麦市场化经营业务。

  克明面业、京粮集团、中原粮食集团、云鹤食品、麦丰食品等企业也先后进驻延津,利用当地优质小麦,生产出供应盼盼、达利园等知名企业的烘焙专用面粉以及出口日本的乌冬面系列产品。目前,已有70多家粮食企业、10多家白酒企业齐聚延津。每天,载满一箱箱面粉、挂面、方便面的卡车,络绎不绝地从延津产业集聚区发向全国,已经成为延津的一道风景。

  如今,延津县小麦年加工能力突破70万吨,年产挂面40万吨、速冻食品25万吨,年生产灌装白酒10万吨。延津小麦产业集群已跻身全国产业集群竞争力100强,被评为全国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企业进来了,能不能长久地留住?延津县深知,要靠小麦的品质。长期以来,延津县苦练“内功”,紧抓小麦育种,为的是从源头上保障小麦品质。近几年,小麦品种不断更新迭代,接连培育出了“新麦9号”“新麦18号”“新麦26号”“郑麦366”等一批优质小麦品种。如今,延津县优质小麦种子基地稳定在25万亩左右,种子年产量达2.5亿斤,已经实现了从产粮大县向种子大县的跨越。

  目前,延津已经形成了“从种子到餐桌”较为完整的小麦产业体系:以小麦种植为主体,配合以“面粉-面条-面点-速冻食品”为主的面粉精加工生产线,形成以“白酒-包装-印刷-物流”产业链为主的融合产业链。

  政企联动 叫响“延津麦·强筋面”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业界,延津“天下第一麦”的名气响当当。但是如何让“延津麦”的牌子走出业内,让广大消费者在品尝挂面的同时能知道这美味是“延津麦”的功劳呢?

  延津县选择的模式是“区域公用品牌+龙头企业品牌”多方参与,通过优质产品把“延津麦”品牌带到千家万户、带到消费者心里。

  近年来,延津县积极打造“延津麦·强筋面”延津小麦区域公用品牌。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入驻,延津县政府积极动员鲁花集团、克明面业、豫粮集团等知名龙头企业,借助企业品牌与产品,加强政企联动。各企业将在年销售量超8000万包的产品包装与营销环节印上“双标”,以此实现“延津麦·强筋面”延津小麦区域公用品牌的创建与宣传。

  张美涛告诉记者,公司即将推出采用延津本地优质小麦制作的挂面新产品,届时,在产品包装上会就印有醒目的“延津麦·强筋面”标识。

  对于企业来说,“延津麦”是一个值得好好利用的“金字招牌”。据测算,延津强筋小麦的区域品牌价值已经高达19.55亿元,是享誉全国的区域名片。借助“延津麦·强筋面”延津小麦区域公用品牌公信力的价值,企业可以实现产品“优质优价”。

  张美涛认为,拥有强大市场渠道与千万消费者的企业,与政府双核联动,势必会极大增强“延津麦·强筋面”延津小麦区域公用品牌的知名度与社会影响力。“公司十分愿意与延津县加深合作,不断探索共建‘延津麦’品牌的新模式,最终实现双方共赢。”张美涛说。

  为了推动“延津麦”品牌建设,延津县自身也在做着努力。就在去年6月,延津从河南省30多个申报县区中脱颖而出,被农业农村部、财政部批准创建优质小麦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并获得1亿元中央财政奖补资金。产业园规划面积498平方公里,涉及10个乡(镇、街道)218个行政村和1个产业集聚区,园内耕地面积55.5万亩。

  未来,除了补齐小麦产业短板、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依托产业园,延津县还将延伸产业链条,丰富“延津麦”的品牌内涵,挖掘小麦的文化属性,做大做强文旅产业,让延津小麦不仅“好吃”,还要“好看”“好玩”,吸引更多不同人群的关注。

  好风凭借力。以高质量的小麦为“雁头”,有政府和企业“两翼”护航,站在风口的“延津麦”已经准备好乘势而上、香飘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