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中广网河南分网 
展现年轻时尚  洋溢个性风采  中广网河南分网校园频道
校园频道  年轻酷溜族  招生就业  名博发言权  校园新视听  校园记者站  校园声音  校园人物  学者风采  校园大使图  校园网摘  前程聚焦

名博发言权

“敬师宴”后 我如鲠在喉

中广网   2011-10-12[打印本页] [字号   ] [关闭]

    

  “敬师宴”后,我如鲠在喉。

  当今,教育受关注度越来越高。国考时,人们普遍关心的是“高考制度的弊端”,甚至有人还高谈阔论“高考制度的存废”;高考成绩揭晓时,密切关注的是“高考加分”;高校录取结束时,讨论较激烈的是“谢师宴”;学年开学之初,又在热议“择校、择班”;教师节、中秋节之际,“教师收礼”自然又招来一番非议。

  实际上,教育和每个家庭息息相关,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也很正常。毋庸讳言,今天的教育确实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些让“人民不满意”的问题。既然“人民不满意”,那么“人民就要说”,这其实是一种愿望的表达,政府、教育界、媒体应该鼓励支持。

  笔者是一名普通教师,应该也是“人民”,所以在社会高度关注上述问题时,自己也附庸风雅,写点文字,谈谈自己肤浅的认识。但并不是盲目跟风、逮啥说啥,像“谢师宴”、“高考加分”等就不敢妄发议论,因为自忖对此类问题知之甚少、没有感受,也就缄口不言,真怕贻笑于大方之家,甚至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前几天,经历的一件事有必要一提。受邀请,和科任教师一道与家长共进了晚餐。这使我想就“谢师宴”谈谈体会,但怎么琢磨也不是“谢”师。因为虽然是家长宴请,但孩子本学期才转到我班,不存在“谢”,权且叫做“敬”,那这顿饭就称为“敬师宴”吧。

  事情还要从我们这儿的实际说起。笔者工作的县城,位于皖北平原,是典型的农业大县。改革开放之初,本地农民一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农闲,一个月过年”,于是越过越穷,到现在我们县还是“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也就是过去的国家级贫困县,有时想想,汉语词汇真丰富,首创这种称谓的人也太有才啦。)。近二十年,我们这儿的情况有所好转,劳务输出已成为我县的支柱产业。对农民创收而言,着实是好事,但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愈来愈凸显。

  外出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境况大致分为三类:低收入者,将孩子托付给年迈的父母或者其他亲友,是为“留守”;中收入者,可以将孩子送到城镇全封闭的寄宿学校就读或者有“小餐桌”照顾生活起居;高收入者,则可以将孩子接到自己务工的地方接受教育。

  审视上述情况,不禁让人忧心忡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们不能富了一家庭,毁了一代人;全封闭的寄宿学校,看其定位,就让人心惊胆战,我们教育的对象是人,怎能等同于机器化大生产,“全封闭”,定然会生产出“标准件”。

  以上这些问题,并非笔者本文所称之“鲠”。

  为了表述更明白、阐发更清楚,我还是先再说说这次“敬师宴”吧。

  宴请的家长应该属于外出务工人员中的高收入者,夫妻双方在外地打拼多年,一直有一个愿望:把孩子接到身边,接受城市的学校教育。六年前,孩子上小学二年级,心愿实现了,虽然孩子就读的是一所民办学校,但毕竟能在自己身边。多亏了地方政府的好政策。去年,孩子上七年级时,经多方打点,孩子得以在公办学校就读了,这让夫妻双方兴奋地几夜没合眼。

  一年后的暑假,夫妻俩又毅然决然的将孩子送回老家就读,是因为他们得知一个信息:孩子在自己务工的城市读初中,是不能在那儿参加中考的;即使让参加,也只能上职高或者高职;再退一步,即使让上普通高中,高考还是要回老家参加的。

  这样,孩子也就转学到了我班。夫妻两个还要为了生计,回到务工了十几年的城市。这样,就需要用“敬师宴”来表示对孩子老师的尊重;这样,也就想用“敬师宴”表达无奈中的希望,希望孩子的老师多照顾孩子。

  我和科任教师是在家长多次邀请下,得知上述情况后,欣然答应赴宴的。宴席上,学生家长的真切和无奈,我尽收眼底,思绪万千。

  “敬师宴”后,我如鲠在喉。何时,我们农村的孩子才不会落到这步境地?

来源:中国教育人博客 责编:陈海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