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

河南地质灾害防治“两手都要硬”

2017-06-02 10:02:00来源:河南日报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预防和治理不可偏废,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工作方式,都要从“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

  中医上有“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的名言,强调的就是防患于未然。每年6月到9月的汛期是我省地质灾害高发期,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的关键时期。近日,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召开,会议要求各地提高认识,抓住重点,压实责任,多措并举,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这对于我省未雨绸缪防治地质灾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见5月31日本报报道)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据统计,去年我省成功预报地质灾害27起,避免人员伤亡934人,避免经济损失7871.4万元,实现了地质灾害零伤亡。莫让极端天气酿成极端灾害,对预测和提醒就不能麻痹大意。应对预案是否完善可行?预警信息能否畅通无阻地传递给基层干部群众?多发地质灾害隐患点情况是否有新的变化?当前,我省无论是已经经受了强降雨考验的地区,还是未曾遭遇强降雨的地区,都应把防汛减灾工作进一步做细做实,仔细检查风险隐患和薄弱环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之处。

  关于地质灾害防治,著名地质学家刘广润院士有一段精辟的论述:“地质灾害(特别是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发生常由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和其与受灾对象(人、物、设施)的遭遇两个环节形成。”因此,地质灾害防治途径主要有以下两条:一是防止致灾地质作用的发生,包括作用发生前的预防和发生中的制止;二是避免受灾对象与之遭遇,即移动受灾对象位置、改变致灾作用方向和隔绝两者遭遇通道。前者强调“预防为主”,后者则强调“避让与治理相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环境和自我保护的意识,要有清醒的头脑,才能在灾害中尽可能地把损失减到最小。

  着力提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持续提升地质灾害防御能力,还要加快推动地质灾害隐患综合治理。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6年度地质灾害防治高标准“十有县”名单里,鹤壁浚县入选。当地投资1042万元,实施大伾山风景区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白寺村南部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工程,彻底消除地质灾害隐患。

  地质灾害隐患治理治标不易,治本更难。绝不能让人民群众“汛期睡不安心、住不舒心”,不能让广大山区,在拥有绿水青山的同时,却陷入地质灾害频发的窘境。现实要求我们,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预防和治理不可偏废,两手都要硬,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工作方式,都要从“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就像浚县一样,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将地质灾害治理与脱贫攻坚、生态移民、土地整治相结合,找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科学治理办法,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灾害,确保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刘婵

编辑: 叶远
关键词: 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治理;我省;致灾;矿山地质环境

河南地质灾害防治“两手都要硬”

在进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时,预防和治理不可偏废,无论是思想认识还是工作方式,都要从“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就像浚县一样,遵循生态社会效益优先原则,将地质灾害治理与脱贫攻坚、生态移民、土地整治相结合,找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的科学治理办法,从根本上治理地质灾害,确保居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